历史记忆与族群互动--以三省坡草苗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7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9-19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五节 田野点概述 | 第20-27页 |
第二章 共同的历史记忆 | 第27-41页 |
第一节 草苗的概况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族称与族源 | 第28-32页 |
第三节 “埋岩立碑”:规约与婚姻制度 | 第32-34页 |
第四节 共同的民间信仰体系 | 第34-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族内关系的巩固与交往 | 第41-56页 |
第一节 族内婚制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月夜”:集体做客 | 第42-47页 |
第三节 现代网络格局下的情歌互动 | 第47-51页 |
第四节 人情交换:日常人际关系往来 | 第51-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族际关系的维持与互动 | 第56-71页 |
第一节 基于民间信仰的族际亲属关系 | 第56-61页 |
第二节 族际通婚:通婚的新局面 | 第61-64页 |
第三节 语言符号的互动与交融 | 第64-65页 |
第四节 社交习俗互动 | 第65-68页 |
第五节 意识觉醒:互动中族群认同的重构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9页 |
附录1 访谈记录 | 第78-83页 |
附录2 碑刻内容摘录 | 第83-85页 |
附录3 大高坪村认干爹名单 | 第85-86页 |
附录4 田野图片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