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香根草在煤矸石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形态觅食行为和N利用策略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6页
    1.1 煤矸石简介第9-10页
    1.2 香根草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香根草简介第10-11页
        1.2.2 香根草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 植物形态觅食行为第12-13页
    1.4 养分胁迫下植物营养生态学研究第13-14页
        1.4.1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第13-14页
        1.4.2 植物对养分的分配第14页
        1.4.3 植物养分利用效率第14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6页
    2.2 研究方法第16-19页
        2.2.1 香根草地上形态指标的测定第17页
        2.2.2 异速生长分析第17-18页
        2.2.3 香根草地下形态指标的测定第18-19页
        2.2.4 香根草养分元素的测定第19页
    2.3 数据处理第19-20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0-39页
    3.1 生物量异速生长分析第20-23页
        3.1.1 香根草生物量及其分配动态第20-21页
        3.1.2 不同种植年限香根草生物量间的关系第21-23页
    3.2 香根草地上形态指标分析第23-26页
        3.2.1 不同种植年限香根草形态表现第23-24页
        3.2.2 不同种植年限香根草形态可塑性第24-26页
    3.3 香根草地下形态表现第26-31页
        3.3.1 香根草根系的总表面积、总体积、总根尖数和平均直径第26页
        3.3.2 香根草根系的长度、数量及生物量第26-28页
        3.3.3 香根草根系密度第28-29页
        3.3.4 香根草比根长及比根面积第29页
        3.3.5 根系形态指标间相关分析第29-31页
    3.4 氮、磷、钾养分利用策略第31-39页
        3.4.1 氮含量比较第31-32页
        3.4.2 磷含量比较第32-34页
        3.4.3 钾含量比较第34-36页
        3.4.4 香根草根、茎、叶氮磷比第36-37页
        3.4.5 氮养分利用效率第37-39页
第四章 讨论第39-46页
    4.1 生物量异速生长分析第39-40页
    4.2 香根草地上形态指标分析第40-41页
    4.3 香根草地下形态表现第41-44页
    4.4 氮、磷、钾养分利用策略第44-46页
第五章 结论第46-48页
第六章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溞亲代的蓝藻经历对子代适应铜绿微囊藻的影响
下一篇:发状念珠藻水分胁迫蛋白(WspA)体外分子定向进化及其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