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1页 |
2 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管理情况 | 第11-18页 |
2.1 我国高等教育现状 | 第11-14页 |
2.1.1 市场经济对中国高校管理带来的新希望和挑战 | 第11-12页 |
2.1.2 国家部委调整及高校管理隶属关系的转变 | 第12-13页 |
2.1.3 办学的自主权限和内部结构改革问题 | 第13-14页 |
2.2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及面临的问题 | 第14-17页 |
2.2.1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目标,将推动全国高等教育总量的迅速增加 | 第14-15页 |
2.2.2 知识经济对高校作用的影响 | 第15页 |
2.2.3 高校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要求 | 第15-16页 |
2.2.4 人力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国家繁荣与否的标志 | 第16-17页 |
2.3 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及高校的形势 | 第17-18页 |
2.3.1 我国高校管理模式的及其特色 | 第17页 |
2.3.2 高校的分类、性质 | 第17-18页 |
3 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 第18-27页 |
3.1 人力资源含义、内容及高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 第18-20页 |
3.1.1 高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 第18-20页 |
3.1.2 高校人力资源的特征 | 第20页 |
3.2 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与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 第20-21页 |
3.3 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高校在管理上的弊端和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3.4 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状况及组成 | 第22-27页 |
4 某高校的人力资源状况 | 第27-33页 |
4.1 学校情况简介 | 第27页 |
4.2 学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 第27-29页 |
4.3 教职工基本现状分析 | 第29-32页 |
4.4 某校人力资源状况分折 | 第32-33页 |
5 某高校人力资源指数调查及分析 | 第33-56页 |
5.1 某校人力资源指数的调查情况 | 第33页 |
5.1.1 研究调查的背景、目的、对象 | 第33页 |
5.1.2 调查表方案的设计、制作、分发和统计 | 第33页 |
5.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工具的简单介绍 | 第33-34页 |
5.3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及结论 | 第34-56页 |
5.3.1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4-35页 |
5.3.2 调查结果的基本情况 | 第35-36页 |
5.3.3 人力资源指数分析 | 第36-43页 |
5.3.4 教学、机关、教辅、后勤产业四部门人员的比较分析 | 第43-50页 |
5.3.5 满意度主要因素回归分析 | 第50-56页 |
6 对某高校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 第56-72页 |
6.1 用SWOT法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 第56-59页 |
6.1.1 SWOT分析法中四大因素的含义 | 第57页 |
6.1.2 四大因素具体内容 | 第57页 |
6.1.3 绘制SWOT分析战略图 | 第57-58页 |
6.1.4 用组织文化构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的底蕴 | 第58-59页 |
6.2 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任务分析工作 | 第59-60页 |
6.3 建立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 第60-66页 |
6.3.1 干部管理机制 | 第60-61页 |
6.3.2 竞争机制和危机意识 | 第61-62页 |
6.3.3 增量提高机制 | 第62页 |
6.3.4 建立以教学和科研人员为重点的管理机制 | 第62页 |
6.3.5 正确利用政策导向,做好激励机制 | 第62-64页 |
6.3.6 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加大薪酬体制改革 | 第64-66页 |
6.4 做好教研和管理人员为重点的培训和开发工作 | 第66-69页 |
6.4.1 培训的总力度不够,总的拨款费用较少 | 第67页 |
6.4.2 培训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差 | 第67页 |
6.4.3 经常性、阶段性的技能培训不够 | 第67-68页 |
6.4.4 送培回校人员思想不稳,中高级人才流失率高 | 第68页 |
6.4.5 做好富余人员和后勤人员的开发和管理 | 第68页 |
6.4.6 退休人员的二度开发和利用 | 第68-69页 |
6.5 建立人力资源的信息系统,促进人才的科学化管理 | 第69-72页 |
6.5.1 建立以有效人力资源为基础的信息系统 | 第70页 |
6.5.2 正确对待和引导人员的流动 | 第70-72页 |
7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72-75页 |
7.1 结论 | 第72-73页 |
7.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73-75页 |
7.2.1 如何整合高校合并后的人力资源 | 第73页 |
7.2.2 后勤社会化及其从业人员的管理及流向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