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金属和涂层的冲击磨损机理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4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微动摩擦及其应用 | 第13-16页 |
1.2.1 微动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1.2.2 微动的运动模式及应用 | 第14-16页 |
1.3 冲击磨损的工程实例 | 第16-21页 |
1.3.1 发动机气门组挺柱 | 第16-18页 |
1.3.2 核电传热管 | 第18-19页 |
1.3.3 生物壳甲和牙齿 | 第19-21页 |
1.4 冲击磨损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21-31页 |
1.4.1 冲击设备的发展 | 第21-26页 |
1.4.2 冲击磨损的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1.4.3 冲击磨损的防护手段 | 第29-31页 |
1.5 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1.5.1 本文的选题意义 | 第31页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第2章 冲击磨损的力学分析和试验研究方法 | 第34-50页 |
2.1 冲击接触的力学分析 | 第34-39页 |
2.1.1 冲击接触的要素 | 第34-35页 |
2.1.2 冲击接触的力学分析 | 第35-39页 |
2.2 动能控制模式的冲击磨损试验装置 | 第39-45页 |
2.2.1 试验机的设计理念 | 第39-40页 |
2.2.2 试验机的结构设计和运行步骤 | 第40-42页 |
2.2.3 冲击磨损的实现 | 第42-45页 |
2.3 冲击磨损的分析表征手段 | 第45-48页 |
2.3.1 微观分析 | 第45-47页 |
2.3.2 冲击磨损界面的动力学行为 | 第47-4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3章 动能对冲击动力学行为和磨损损伤机理的影响 | 第50-64页 |
3.1 试验方案和材料 | 第50-51页 |
3.2 试验结果 | 第51-60页 |
3.2.1 速度的影响 | 第51-54页 |
3.2.2 质量的影响 | 第54-57页 |
3.2.3 冲击磨损行为和机理 | 第57-60页 |
3.3 讨论 | 第60-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几种金属材料的冲击磨损损伤机理研究 | 第64-78页 |
4.1 试验材料和方案 | 第64-65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64页 |
4.1.2 试验方案 | 第64-65页 |
4.2 试验结果 | 第65-74页 |
4.2.1 动力学行为 | 第65-67页 |
4.2.2 冲击磨损 | 第67-71页 |
4.2.3 冲击磨损机制 | 第71-74页 |
4.3 讨论 | 第74-77页 |
4.3.1 干扰冲击动力学行为的因素 | 第74-76页 |
4.3.2 硬度和弹性模量对冲击磨损的影响 | 第76-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两种典型涂层的冲击磨损损伤机理研究 | 第78-100页 |
5.1 类金刚石碳基涂层 | 第78-87页 |
5.1.1 试验材料和方案 | 第78-80页 |
5.1.2 冲击动力学行为 | 第80-82页 |
5.1.3 冲击磨损行为 | 第82-84页 |
5.1.4 磨痕损伤分析 | 第84-87页 |
5.2 二硫化钼涂层 | 第87-98页 |
5.2.1 试验材料和方案 | 第87-89页 |
5.2.2 涂层表征 | 第89-91页 |
5.2.3 冲击动力学行为 | 第91-94页 |
5.2.4 冲击磨损行为和损伤特征 | 第94-97页 |
5.2.5 冲击接触行为 | 第97-9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6章 冲击接触行为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第100-121页 |
6.1 有限元模型 | 第100-103页 |
6.1.1 接触设置 | 第101页 |
6.1.2 材料性能参数 | 第101-102页 |
6.1.3 边界条件和模拟方案 | 第102-103页 |
6.2 模拟计算结果 | 第103-119页 |
6.2.1 速度的影响 | 第103-106页 |
6.2.2 质量的影响 | 第106-109页 |
6.2.3 动能控制方式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6.2.4 接触半径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6.2.5 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6.2.6 冲击次数的影响 | 第116-11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