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PPP环保项目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15-17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17-18页
    1.3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8页
        1.3.2 结构-系统分析法第18-19页
        1.3.3 实证研究法第19页
        1.3.4 比较研究法第19-20页
第2章 环保项目PPP合同的理论基础第20-32页
    2.1 PPP模式的概念第20-23页
        2.1.1 域外PPP模式概念第20-21页
        2.1.2 我国PPP模式的缘起、发展与概念第21-23页
    2.2 PPP模式在我国环保产业中的应用第23-26页
        2.2.1 环保产业的界定第23-24页
        2.2.2 环保项目PPP模式第24-26页
    2.3 环保PPP项目合同的法律关系第26-32页
        2.3.1 环保PPP项目合同第26-30页
        2.3.2 环保PPP项目合同的法律特征第30-32页
第3章 我国环保PPP项目实践中的合同法律问题第32-40页
    3.1 我国环保项目PPP合同法律纠纷概览第32页
    3.2 我国环保项目PPP模式应用中的合同纠纷典型案件第32-37页
        3.2.1 漳浦中环水务公司与漳浦县赤湖镇人民政府行政赔偿案件第32-35页
        3.2.2 衡南县三塘镇污处理厂PPP项目法律纠纷连环案第35-37页
    3.3 我国环保PPP模式应用中的项目合同法律问题: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第37-39页
        3.3.1 对环保PPP合同性质的认识混乱第37页
        3.3.2 合同法律关系构造错位第37-38页
        3.3.3 对PPP项目合同及其合同条件认识不足第38-39页
        3.3.4 政府方的法治观念淡薄,PPP观念不够强。第39页
        3.3.5 合同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随意性大第39页
    3.4 我国环保PPP模式应用中的项目合同法律问题成因第39-40页
第4章 环保PPP项目合同性质与法律关系之重构第40-50页
    4.1 环保PPP项目合同法律关系之性质第40-41页
        4.1.1 概念辨析第40页
        4.1.2 PPP项目合同法律性质争论第40-41页
    4.2 PPP项目合同规范性质的重构第41-45页
        4.2.1 现行PPP项目合同性质观点的现实困境第41-42页
        4.2.2 PPP项目合同性质的方法重构第42-43页
        4.2.3 PPP项目合同性质的规范重构第43-45页
    4.3 环保PPP项目合同法律关系之构造第45-50页
        4.3.1 PPP法律关系类型化第45-46页
        4.3.2 环保PPP项目法律关系类型第46-50页
第5章 完善我国环保PPP项目合同立法及相关建议第50-64页
    5.1 环保PPP项目合同的域外考察与借鉴第50-53页
        5.1.1 域外的PPP实践第50-51页
        5.1.2 域外PPP模式的合同立法与政策第51-53页
    5.2 对我国环保PPP合同立法的启发第53-55页
        5.2.1 立法精神方面第53-54页
        5.2.2 立法技术方面第54-55页
    5.3 完善我国PPP项目合同立法第55-59页
        5.3.1 我国PPP专门立法理由第55页
        5.3.2 我国PPP立法目的第55-56页
        5.3.3 我国PPP合同立法的任务第56-59页
    5.4 完善我国环保PPP项目合同立法及相关建议第59-63页
        5.4.1 我国环保产业的主要特点第59-60页
        5.4.2 加强环保PPP项目合同立法,细化环保PPP项目合同法律规则的建议第60-63页
    5.5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手术诊疗之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与完善--从榆林产妇案切入
下一篇: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