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论自由主义诉讼观的缘起及其内涵 | 第9-22页 |
(一) 诉讼观含义辨析 | 第9-11页 |
(二) 自由主义缘起及其特征 | 第11-15页 |
1. 自由主义的缘起 | 第11-12页 |
2. 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 | 第12-13页 |
3. 自由主义的内涵及其特点 | 第13-15页 |
(三) 自由主义诉讼观的缘起及内涵 | 第15-22页 |
1. 自由主义法学 | 第15-16页 |
2. 自由主义诉讼观的缘起 | 第16-18页 |
3. 自由主义诉讼观内涵剖析 | 第18-19页 |
4. 自由主义诉讼观在西方民事诉讼领域的发展 | 第19-20页 |
5. 自由主义诉讼观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发展中的开启 | 第20-22页 |
二、 自由主义诉讼观之优势与局限 | 第22-31页 |
(一) 自由主义的优势与局限 | 第22-27页 |
1. 自由主义的优势 | 第22-24页 |
2. 自由主义的局限 | 第24-27页 |
(二) 自由主义诉讼观的优势与局限 | 第27-31页 |
1. 自由主义诉讼观的优势 | 第27-29页 |
2. 自由主义诉讼观的局限 | 第29-31页 |
三、 自由主义诉讼观对具体制度之影响 | 第31-39页 |
(一) 自由主义诉讼观与相关范畴之比较 | 第31-34页 |
1. 自由主义诉讼观与宪法 | 第31-32页 |
2. 自由主义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 第32-34页 |
(二) 自由主义诉讼观在民事诉讼中的表现形式 | 第34-39页 |
1. 当事人平等原则 | 第34页 |
2. 辩论原则 | 第34-36页 |
3. 处分原则 | 第36-37页 |
4. 自由心证 | 第37页 |
5. 合意机制的运用 | 第37-39页 |
四、 自由主义诉讼观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启示 | 第39-56页 |
(一) 自由主义诉讼观促进了我国基本诉讼理念的升华 | 第39-44页 |
1. 我国个人权利的变化 | 第39-42页 |
2. 自由主义诉讼观对我国宪法的影响 | 第42-44页 |
(二) 自由主义诉讼观促进了我国司法改革中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 | 第44-46页 |
1. 我国目前对民事诉讼模式的探索 | 第44-45页 |
2. 自由主义诉讼观对我国新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催化 | 第45-46页 |
(三) 自由主义诉讼观促进了我国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进化 | 第46-49页 |
1.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与处分原则 | 第46-47页 |
2. 自由主义诉讼观对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进化的启示 | 第47-49页 |
(四) 自由主义诉讼观促成了我国民事司法权力的重新配置 | 第49-52页 |
1. 自由主义诉讼观与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 第49-50页 |
2. 自由主义诉讼观与法官自由心证 | 第50-52页 |
(五) 自由主义诉讼观促进了我国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再生 | 第52-56页 |
1. 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现状 | 第52-54页 |
2. 自由主义诉讼观对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