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聚天青C及苯胺与天青C共聚物的电化学合成和性质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前言第17-22页
    1.1 导电高聚物第17-19页
        1.1.1 导电高聚物的定义和特定第17页
        1.1.2 导电高聚物的分类和导电机理第17-18页
        1.1.3 导电高聚物的制备方法第18页
        1.1.4 导电高聚物的性能表征方法第18-19页
        1.1.5 导电高聚物的应用第19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9-21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2章 聚天青C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和电致变色性能第22-39页
    2.1 前言第22-23页
    2.2 实验部分第2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3-37页
        2.3.1 pH值对天青C电化学聚合的影响第23-26页
        2.3.2 聚合电位对天青C电化学聚合的影响第26-28页
        2.3.3 不同条件下的聚天青C的循环伏安性质图第28-31页
        2.3.4 扫描速率对聚天青C循环伏安图的影响第31-32页
        2.3.5 不同电位下的紫外可见光谱第32-33页
        2.3.6 聚天青C的可见光谱第33-34页
        2.3.7 聚天青C的红外光谱第34-36页
        2.3.8 聚天青C的XPS能谱第36-37页
        2.3.9 聚天青C的扫描电镜图第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基于聚天青C膜的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第39-47页
    3.1 前言第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6页
        3.3.1 聚天青C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氧化第40-42页
        3.3.2 操作电位对聚天青C修饰电极的影响第42-43页
        3.3.3 p H值对聚天青C修饰电极的影响第43页
        3.3.4 过氧化氢浓度对聚天青C修饰电极的影响第43-44页
        3.3.5 温度对聚天青C修饰电极的影响第44-45页
        3.3.6 干扰实验第45-46页
        3.3.7 操作稳定性第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苯胺和天青C共聚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化学活性和电致变色性能第47-65页
    4.1 前言第47页
    4.2 实验部分第47-4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8-64页
        4.3.1 天青C的电化学聚合第48页
        4.3.2 苯胺的电化学聚合第48-49页
        4.3.3 天青C和苯胺的电化学共聚第49-55页
        4.3.4 共聚物的循环伏安图第55-57页
        4.3.5 苯胺与天青C共聚物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第57-60页
        4.3.6 红外光谱第60-62页
        4.3.7 聚合物的扫描电镜图第62页
        4.3.8 共聚物的XPS能谱第62-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基于苯胺与天青C共聚物膜的过氧化物生物传感器第65-72页
    5.1 前言第65页
    5.2 实验部分第65-6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6-71页
        5.3.1 酶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还原第66-68页
        5.3.2 操作电位对酶电极的影响第68页
        5.3.3 p H值对酶电极的影响第68-69页
        5.3.4 过氧化氢浓度对酶电极的影响第69-70页
        5.3.5 温度对酶电极的影响第70页
        5.3.6 干扰实验第70-71页
        5.3.7 操作稳定性第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可充电的锌-苯胺/天青C共聚物蓄电池第72-82页
    6.1 前言第72页
    6.2 实验部分第72-74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74-81页
        6.3.1 共聚物的合成第74页
        6.3.2 聚合物的可见光谱第74页
        6.3.3 聚合物的扫描电镜图第74-75页
        6.3.4 共聚物的循环伏安图第75-76页
        6.3.5 共聚物的交流阻抗图第76-79页
        6.3.6 充-放电电流密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79-80页
        6.3.7 充-放电次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80-81页
    6.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慢生型大豆根瘤菌USDA110中一处特异性染色体位点在竞争结瘤中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改进的BP算法在高能粒子鉴别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