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测基因芯片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缩写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23页 |
1 细菌与临床样本来源 | 第15页 |
2 仪器与试剂 | 第15-16页 |
3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 第16-17页 |
4 基因芯片的制备 | 第17-18页 |
5 样本核酸的提取 | 第18页 |
6 多重PCR反应模式的建立 | 第18-20页 |
7 质粒标准品模板的构建 | 第20-21页 |
8 基因芯片的杂交、洗涤与检测 | 第21-22页 |
9 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判读标准的确立 | 第22页 |
10 基因芯片性能评价及临床样本检测 | 第22-23页 |
结果 | 第23-27页 |
1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及芯片矩阵设计 | 第23-24页 |
2 多重PCR体系的建立 | 第24-25页 |
3 质粒标准品的构建结果 | 第25页 |
4 结果判读标准的确定 | 第25页 |
5 基因芯片性能评价 | 第25-26页 |
6 临床样本的检测 | 第26-27页 |
附图 | 第27-33页 |
附表 | 第33-36页 |
讨论 | 第36-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综述 病原菌检测方法与现行芯片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 第46-5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