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皮科论文--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论文

甘石青黛膏治疗亚急性湿疹疗效观察及对大鼠湿疹模型P物质和VIP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英文缩略词第10-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36页
    综述一 中医外治法止痒的研究概述第11-22页
        1. 瘙痒的中医认识第11-14页
            1.1 古代文献对瘙痒的论述第11页
            1.2 后世医家对瘙痒的认识第11-14页
        2 中医外治法治疗瘙痒性疾病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4-21页
            2.1 药物外治法第14-18页
            2.2 非药物外治法第18-21页
            2.3 总结第21页
        3 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瘙痒性疾病的实验研究第21-22页
    综述二 现代医学关于瘙痒的研究概述第22-29页
        1 瘙痒的发病机制第22-26页
            1.1 瘙痒的分类第22页
            1.2 瘙痒的神经生理学基础第22-23页
            1.3 与瘙痒有关的化学介质第23-26页
        2 瘙痒的西医治疗现状第26-28页
            2.1 物理治疗第26页
            2.2 外用药物治疗第26-28页
            2.3 系统性药物第28页
        3 小结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6页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甘石青黛膏改善亚急性湿疹瘙痒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第36-46页
    1 前言第36页
    2 临床资料第36-38页
        2.1 —般资料第36页
        2.2 诊断标准第36-37页
        2.3 观察指标第37页
        2.4 纳入标准第37页
        2.5 排除标准第37页
        2.6 剔除、脱落、终止观察标准第37-38页
    3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3.1 材料第38页
        3.2 观察方法及药物用法第38-39页
        3.3 临床疗效评定第39页
    4 统计分析方法第39页
    5 结果观察及分析第39-43页
    6 安全性分析第43页
    7 小结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第三部分 动物实验 甘石青黛膏对大鼠湿瘆模型P物质和VIP的影响第46-54页
    1 前言第46页
    2 材料第46-47页
        2.1实验动物.第46页
        2.2 主要试剣第46-47页
        2.3 主要仪器设备第47页
    3 实验方法第47-49页
        3.1 动物分组第47页
        3.2 动物造模第47-48页
        3.3 药物制备第48页
        3.4 药物干预第48页
        3.5 取材切片第48页
        3.6 HE染色第48页
        3.7 检测皮肤的P物质与VIP表达第48-49页
        3.8 计算机图像处理和统计第49页
    4 实验结果第49-51页
    5 小结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54-57页
    1 本课题结论第54页
    2 中医外治法的发展认识第54-55页
    3 甘石青袋膏方义第55页
    4 本课题特点第55页
    5 不足与展望第55-57页
附录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平顶猴血清免疫学指标检测及其APOBEC3家族基因克隆和抗HIV-1研究
下一篇:青海湖裸鲤AFLP指纹图谱的构建以及与生长相关SNP位点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