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3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索杆张力结构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 第16-22页 |
1.2.1 索杆张力结构的发展概况 | 第16-20页 |
1.2.2 索杆张力结构的特点 | 第20-22页 |
1.3 机构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3.1 机构与结构 | 第22-23页 |
1.3.2 国外机构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3.3 国内机构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4 索杆结构形态分析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1.4.1 索杆结构成形过程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1.4.2 索杆结构形态调整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1.4.3 索杆结构倒塌破坏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9-33页 |
第2章 机构位移分析方法及机构运动路径研究 | 第33-63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平衡矩阵与奇异值分解法 | 第33-39页 |
2.2.1 平衡矩阵及协调矩阵的建立 | 第33-36页 |
2.2.2 矩阵的奇异值分解 | 第36-39页 |
2.3 机构位移分析方法及运动路径研究 | 第39-53页 |
2.3.1 机构运动控制方程 | 第39-41页 |
2.3.2 不考虑杆件伸长的机构位移求解 | 第41-48页 |
2.3.3 考虑杆件伸长的机构位移求解 | 第48-53页 |
2.4 结构平衡路径分岔及机构运动分岔研究 | 第53-62页 |
2.4.1 结构平衡路径分岔分析 | 第53-58页 |
2.4.2 机构运动分岔分析 | 第58-61页 |
2.4.3 结构平衡路径分岔与机构运动分岔的相似性与不同 | 第61-6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3章 索杆结构形态优化及成形研究 | 第63-83页 |
3.1 引言 | 第63页 |
3.2 索杆结构的形态优化设计 | 第63-77页 |
3.2.1 数学模型 | 第64-68页 |
3.2.2 遗传算法 | 第68-72页 |
3.2.3 向量式有限元法 | 第72-73页 |
3.2.4 结构形态优化设计流程 | 第73-75页 |
3.2.5 算例分析 | 第75-77页 |
3.3 索杆结构成形研究 | 第77-81页 |
3.3.1 成形分析方法及流程 | 第77页 |
3.3.2 Geiger型索穹顶的成形研究 | 第77-8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4章 索杆结构形态调整分析 | 第83-99页 |
4.1 引言 | 第83-84页 |
4.2 线性位移控制的优化算法 | 第84-89页 |
4.2.1 线性位移控制算法 | 第84-88页 |
4.2.2 线性位移控制优化算法流程 | 第88-89页 |
4.3 非线性位移控制的优化算法 | 第89-92页 |
4.3.1 向量式有限元法 | 第90-91页 |
4.3.2 非线性位移控制优化算法流程 | 第91-92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92-96页 |
4.4.1 预应力索网结构 | 第92-93页 |
4.4.2 平面张拉整体结构 | 第93-95页 |
4.4.3 Geiger型索穹顶 | 第95-9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6-99页 |
第5章 索杆结构形态调整过程中的路径规划分析 | 第99-113页 |
5.1 引言 | 第99页 |
5.2 路径规划问题的数学表述 | 第99-101页 |
5.3 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和碰撞检测 | 第101-105页 |
5.3.1 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 | 第101-103页 |
5.3.2 碰撞检测 | 第103-105页 |
5.4 算例分析 | 第105-111页 |
5.4.1 平面张拉整体结构 | 第105-109页 |
5.4.2 空间张拉整体结构 | 第109-11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6章 索杆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第113-127页 |
6.1 引言 | 第113-114页 |
6.2 基于求解瞬时机构位移的结构破坏形态分析方法 | 第114-117页 |
6.3 空间杆系结构的破坏形态分析 | 第117-122页 |
6.3.1 空间杆系结构的屈曲路径分析计算流程 | 第117-118页 |
6.3.2 空间铰接杆结构屈曲算例分析 | 第118-122页 |
6.4 索穹顶结构的破坏形态分析 | 第122-125页 |
6.4.1 索穹顶结构的破坏形态分析计算流程 | 第122-123页 |
6.4.2 索穹顶结构倒塌破坏算例 | 第123-12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30页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27-128页 |
7.2 展望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1页 |
作者简历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