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智慧标识网络缓存机制及性能分析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第18-23页
1 绪论第23-33页
    1.1 引言第23-24页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第24-28页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28-30页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30-31页
    1.5 论文组织结构第31-33页
2 SINET架构下的缓存机理第33-55页
    2.1 引言第33页
    2.2 SINET架构及研究进展第33-49页
        2.2.1 研究背景第34-38页
        2.2.2 SINET网络模型第38-40页
        2.2.3 SINET设计原理第40-45页
        2.2.4 SINET研究进展第45-48页
        2.2.5 SINET面临的挑战第48-49页
    2.3 SINET缓存机理第49-52页
        2.3.1 网络组件模型第49-50页
        2.3.2 控制器模型第50-51页
        2.3.3 缓存机制流程第51-52页
    2.4 缓存性能指标与分析方法第52-54页
        2.4.1 缓存机制性能指标第52-53页
        2.4.2 缓存机制分析方法第53-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3 基于族群协作的缓存机制第55-85页
    3.1 引言第55-56页
    3.2 研究背景与现状第56-60页
        3.2.1 缓存机制现状第56-59页
        3.2.2 缓存硬件现状第59-60页
    3.3 协作缓存设计原则第60-61页
    3.4 基于族群协作的缓存第61-70页
        3.4.1 网络模型第61-62页
        3.4.2 独立LRU缓存模型第62-65页
        3.4.3 最大收益缓存算法第65-67页
        3.4.4 基于族群协作缓存第67-70页
    3.5 性能分析与评估第70-83页
        3.5.1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第71-74页
        3.5.2 缓存吞吐量性能分析第74-77页
        3.5.3 实验床模拟实验参数第77-79页
        3.5.4 缓存命中率性能分析第79-81页
        3.5.5 流量节省率性能分析第81-82页
        3.5.6 访问时延的性能分析第82-83页
    3.6 本章小结第83-85页
4 层次结构高速缓存机制第85-111页
    4.1 引言第85-86页
    4.2 研究背景与现状第86-87页
    4.3 层次结构的缓存机制第87-96页
        4.3.0 设计动机第87-89页
        4.3.1 总体设计思路第89-91页
        4.3.2 层一的缓存索引机制第91-93页
        4.3.3 层二的缓存索引机制第93-94页
        4.3.4 SRAM大小理论分析第94-96页
    4.4 性能分析与评估第96-109页
        4.4.1 性能分析的实验参数第96-97页
        4.4.2 SRAM缓存大小评估第97-100页
        4.4.3 内容槽路数对吞吐量影响第100-101页
        4.4.4 索引误报率对吞吐量影响第101-102页
        4.4.5 内容块大小对吞吐量影响第102-103页
        4.4.6 缓存吞吐量性能总体评估第103-107页
        4.4.7 缓存网络性能的总体评估第107-109页
    4.5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5 SINET性能分析系统第111-147页
    5.1 引言第111-112页
    5.2 研究背景与现状第112页
    5.3 性能分析系统架构第112-115页
        5.3.1 系统硬件架构第112-113页
        5.3.2 系统软件架构第113-115页
    5.4 性能分析具体方法第115-122页
        5.4.1 性能分析流程第115-117页
        5.4.2 同步控制算法第117-118页
        5.4.3 拓扑控制原理第118-119页
        5.4.4 链路控制原理第119-122页
    5.5 高速缓存性能分析模块第122-135页
        5.5.1 模块设计目的第122-124页
        5.5.2 模块总体架构第124-126页
        5.5.3 吞吐量性能分析方法第126-128页
        5.5.4 高速的内容请求算法第128-131页
        5.5.5 功能测试与性能评估第131-135页
    5.6 系统功能测试与性能评估第135-144页
        5.6.1 系统功能测试第135-141页
        5.6.2 系统性能评估第141-144页
    5.7 本章小结第144-147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47-151页
    6.1 工作总结第147-148页
    6.2 研究展望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9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9-16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下一篇:农村土地的保障性功能及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