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21页 | 
| ·综述 | 第7-9页 | 
| ·环境考古学的内涵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第8-9页 | 
| ·论文选题 | 第9-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 ·区域概况 | 第12-21页 | 
| ·区域自然地理 | 第12-16页 | 
| ·区域考古文化概况 | 第16-21页 | 
| 2 理论与方法 | 第21-28页 | 
| ·生态坡理论 | 第21-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 ·区域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 | 第24-26页 | 
| ·考古遗址点统计 | 第26-28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28-43页 | 
| ·气候变化特征 | 第28-32页 | 
| ·磁化率、粒度反映的气候变化 | 第28-29页 | 
| ·重建黄、淮河流域气候环境演化序列 | 第29-32页 | 
| ·区域古遗址数量变化及历史记录的社会文化变迁 | 第32-38页 | 
| ·坡肩区 | 第32-34页 | 
| ·坡面区 | 第34-35页 | 
| ·坡麓区 | 第35-37页 | 
| ·坡基区 | 第37-38页 | 
| ·区域各时期遗址类型 | 第38-43页 | 
| ·8.5-7 kaBP 与7-6 kaBP 遗址类型特点 | 第38-39页 | 
| ·6-5 kaBP 与5-4 kaBP 遗址类型特点 | 第39-41页 | 
| ·4-2.5 kaBP 遗址类型特点 | 第41-43页 | 
| 4 讨论 | 第43-56页 | 
| ·区域遗址数量变化及文化演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第43-52页 | 
| ·8.5-7 kaBP 与7-6 kaBP 遗址数量及文化发展对气候的响应 | 第43-45页 | 
| ·6-5 kaBP 与5-4 kaBP 遗址数量及文化发展对气候的响应 | 第45-47页 | 
| ·4-2.5 kaBP 遗址数量及文化发展对气候的响应 | 第47-49页 | 
| ·区域遗址数量、文化响应气候变化的生态坡解释 | 第49-52页 | 
| ·区域遗址类型变化与气候变化对比分析 | 第52-56页 | 
| ·坡肩区和坡面区遗址类型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 第52-53页 | 
| ·坡麓区和坡基区遗址类型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 第53-55页 | 
| ·区域遗址类型响应气候变化的生态坡解释 | 第55-56页 | 
| 5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