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陶瓷、漆器论文

钧瓷烧制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一、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8页
        (一) 研究内容第16-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四、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第18-20页
第二章 钧瓷烧制技艺概述第20-30页
    一、钧瓷的概念第20页
    二、钧瓷的工艺第20-26页
        (一) 钧瓷的成型工艺第20-21页
        (二) 钧瓷的釉料工艺第21-23页
        (三) 钧瓷烧制的传统工艺流程第23-25页
        (四) 作为文化符号的钧瓷第25-26页
    三、钧瓷的价值第26-30页
        (一) 历史价值第26-27页
        (二) 美学价值第27-28页
        (三) 技艺传承价值第28页
        (四) 人文精神第28-30页
第三章 钧瓷烧制技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与问题第30-43页
    一、对钧瓷烧制工艺的传承调查第30-33页
        (一) 对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的调查第30-31页
        (二) 对钧瓷烧制企业运营现状的调查第31-32页
        (三) 对钧瓷烧制从业者的调查第32-33页
    二、钧瓷烧制技艺的传承现状第33-34页
        (一) 钧瓷烧制技艺的传承第33页
        (二) 非遗视角下钧瓷烧制技艺的传承第33-34页
    三、钧瓷烧制技术持续健康传承的现实困境第34-37页
        (一) 关于产业集群的思考第34-35页
        (二) 品牌文化意识困境第35页
        (三) 人才与技术的困境第35-36页
        (四) 烧制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第36-37页
    四、对若干现实困境的反思第37-40页
        (一) 对传统钧瓷烧制技艺传承模式的思考第37-38页
        (二) 对钧瓷烧制技艺保护方式的思考第38-39页
        (三) 对钧瓷烧制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探讨第39-40页
    五、钧瓷烧制技艺保护与传承中的主要问题第40-43页
        (一) 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中遭遇“建设性”破坏第40页
        (二) 对数字化技术认识不足第40-41页
        (三) 缺乏数字化地方保护条例第41页
        (四) 缺乏专业的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机构和人才第41-42页
        (五) 缺乏优质的宣传网站第42-43页
第四章 钧瓷烧制技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第43-52页
    一、创新数字化保护方式第43-45页
        (一) 动漫形象增加钧瓷烧制技艺的品牌效应第43-44页
        (二) 微电影宣传钧瓷烧制技艺第44-45页
    二、保障钧瓷烧制技艺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第45-47页
        (一) 增加非遗数字化保护人才的培养第45-46页
        (二) 传统文化与先进技术结合形成新的传播平台第46页
        (三) 加强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第46-47页
    三、钧瓷烧制技艺的数字化传播第47-48页
        (一) 慎重选择钧瓷文化数字化传播媒介第47页
        (二) 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博物馆第47-48页
        (三) 钧瓷烧制技艺的可持续开发第48页
    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第48-51页
        (一) 创新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思路第48-49页
        (二) 钧瓷烧制过程的虚拟重现第49-51页
    五、尊重钧瓷烧制技艺的自身特性第51-52页
        (一) 原生性保护为主体第51页
        (二) 活态保护与静态保护相结合第51-5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3页
    一、总结第52页
    二、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60页
    附录1: 钧瓷烧制技艺传承现状调查问卷第56-58页
    附录2: 企业经营者钧瓷烧制技艺传承现状调查问卷第58-60页
    附录3: 对钧瓷烧制技艺从业者的相关问题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玄色观念影响下的版画创作
下一篇:陈洪绶《水浒叶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