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淀粉芽孢杆菌YP6磷酸酯酶的基因克隆、表达、酶学性质及应用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磷酸酯酶概况 | 第7页 |
1.2 磷酸酯酶的种类 | 第7-8页 |
1.2.1 酸性磷酸酯酶 | 第7-8页 |
1.2.2 碱性磷酸酯酶 | 第8页 |
1.3 磷酸酯酶结构和作用机理 | 第8-9页 |
1.4 磷酸酯酶的应用 | 第9-13页 |
1.4.1 磷酸酯酶的传统应用 | 第9-10页 |
1.4.2 磷酸酯酶的新应用 | 第10-13页 |
1.5 论文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13页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2.1 材料 | 第14-15页 |
2.1.1 样品 | 第14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4页 |
2.1.3 培养基及试剂 | 第14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14-1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5-20页 |
2.2.1 基本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2.2.2 产磷酸酯酶菌株的筛选 | 第16页 |
2.2.3 菌种鉴定 | 第16页 |
2.2.4 引物的设计 | 第16页 |
2.2.5 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 第16页 |
2.2.6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16-17页 |
2.2.7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验证 | 第17页 |
2.2.8 重组蛋白分离纯化 | 第17页 |
2.2.9 磷酸酯酶酶学性质研究 | 第17页 |
2.2.10 动力学参数 | 第17-18页 |
2.2.11 有机磷农药降解 | 第18页 |
2.2.12 对磷矿石的溶磷作用 | 第18-19页 |
2.2.13 对贝壳粉的溶磷作用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0-37页 |
3.1 菌株的筛选 | 第20-23页 |
3.1.1 菌株的初筛 | 第20页 |
3.1.2 菌株的复筛 | 第20-21页 |
3.1.3 菌株形态学 | 第21页 |
3.1.4 YP6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21-22页 |
3.1.5 YP6的生长曲线及产酶曲线 | 第22页 |
3.1.6 YP6的解磷能力 | 第22-23页 |
3.2 引物设计 | 第23页 |
3.3 基因克隆及诱导表达 | 第23-25页 |
3.4 进化树分析 | 第25页 |
3.5 酶学性质 | 第25-31页 |
3.5.1 YP6中磷酸酯酶的pH及温度特性 | 第25-26页 |
3.5.2 金属离子对重组蛋白的影响 | 第26-29页 |
3.5.3 常见抑制剂对重组蛋白的影响 | 第29-30页 |
3.5.4 动力学分析 | 第30-31页 |
3.6 AP3在农药降解中的应用 | 第31-33页 |
3.7 磷酸酯酶在磷灰石降解中的应用 | 第33-37页 |
3.7.1 酶对磷矿石粉的溶磷作用 | 第33-35页 |
3.7.2 磷酸酯酶对贝壳粉的溶磷作用 | 第35-37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37-39页 |
主要结论 | 第37页 |
展望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 第48-49页 |
附录2:补充材料 | 第49-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