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表面微结构对多晶黑硅太阳电池效率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4页
    1.2 高效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第14-17页
    1.3 黑硅的制备第17-19页
2 太阳电池的基本理论与制备及表征设备第19-29页
    2.1 太阳电池对光的吸收第19-20页
    2.2 载流子的分离机理第20-21页
        2.2.1 p-n结势垒第20-21页
        2.2.2 背表面场第21页
    2.3 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第21-23页
    2.4 太阳电池的制备及测试表征设备第23-29页
        2.4.1 反射率测量系统第23-25页
        2.4.2 少子寿命测试仪第25-26页
        2.4.3 原子层沉积第26-27页
        2.4.4 工业化原子层沉积技术第27-29页
3 表面微结构对黑硅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第29-43页
    3.1 原硅片制绒第29-35页
        3.1.1 溶液配比对制绒速度与效率的影响第29-32页
        3.1.2 制绒时长对效率的影响第32-35页
    3.2 黑硅表面纳米结构的产生原理第35页
    3.3 实验过程第35-41页
        3.3.1 制备黑硅太阳能电池第36-38页
        3.3.2 NaOH腐蚀时间对扩孔速度的影响第38-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4 探索原子气相沉积法沉积AL_2O_3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43-53页
    4.1 探索ALD-Al_2O_3实验最佳方案第43-46页
        4.1.1 探索ALD沉积温度对沉积层的影响第43-44页
        4.1.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第44-45页
        4.1.3 探索退火温度对沉积层质量的影响第45-46页
    4.2 探索沉积温度对沉积层质量的影响第46-48页
    4.3 在PERC电池结构中比较Al_2O_3和Al_2O_3/SiO_x叠层性能第48-52页
        4.3.1 实验准备第48-49页
        4.3.2 结果分析第49-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54页
    5.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庭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微小功率电磁能量采集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