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勘测论文

南坪隧道—滑坡相互作用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1.2.1 隧道方面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滑坡方面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3 隧道-滑坡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4 隧道-滑坡加固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8-20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南坪隧道区工程概况第20-33页
    2.1 交通位置第20页
    2.2 地形、地貌第20-21页
    2.3 地层岩性第21-22页
        2.3.1 第四系(Q)第21-22页
        2.3.2 二叠系上统(P2)砂岩、泥岩第22页
    2.4 地质构造与地震第22页
    2.5 气象与水文第22-24页
        2.5.1 气象第22-23页
        2.5.2 水文地质条件第23-24页
    2.6 隧道概况第24-30页
        2.6.1 病害发育特征第25-29页
        2.6.2 变形原因初步分析第29-30页
    2.7 滑坡性质、特征及变形原因分析第30-33页
        2.7.1 滑坡地表裂缝特征第30-31页
        2.7.2 滑坡性质与特征第31页
        2.7.3 变形原因分析第31-33页
3 基于FLAC~(3D)南坪隧道-滑坡相互作用机理数值模拟分析第33-61页
    3.1 FLAC~(3D)程序简介第33页
    3.2 FLAC~(3D)求解流程第33-35页
    3.3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第35-37页
    3.4 材料参数的选取第37-38页
        3.4.1 取样要求第37页
        3.4.2 试验要求第37-38页
        3.4.3 试验材料参数的确定第38页
    3.5 计算分析过程及结果第38-61页
        3.5.1 自然状况下数值模拟第38-43页
        3.5.2 降雨条件下数值模拟第43-54页
        3.5.3 地震作用下数值模拟第54-58页
        3.5.4 边坡稳定性分析第58-59页
        3.5.5 隧道位移、应力场分析第59-61页
4 南坪隧道-滑坡综合治理后数值模拟分析第61-103页
    4.1 清方卸载后、计算分析过程及结果第62-80页
        4.1.1 清方卸载后,自然状况下数值模拟第62-66页
        4.1.2 清方卸载后,降雨条件下数值模拟第66-74页
        4.1.3 清方卸载后,地震作用下数值模拟第74-77页
        4.1.4 清方卸载后边坡稳定性对照分析第77-78页
        4.1.5 清方卸载后隧道位移、应力场分析第78-80页
    4.2 综合治理后,计算分析过程及结果第80-99页
        4.2.1 综合治理后、自然状况下数值模拟第80-84页
        4.2.2 综合治理后、降雨条件下数值模拟第84-93页
        4.2.3 综合治理后、地震作用下数值模拟第93-97页
        4.2.4 综合治理后边坡稳定性对照分析第97-98页
        4.2.5 综合治理后隧道位移、应力场分析第98-99页
    4.3 现场检测数据分析第99-103页
        4.3.1 地表水平位移及深孔位移监测第100-102页
        4.3.2 隧道变形监测第102-103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03-105页
    5.1 结论第103-104页
    5.2 展望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橡胶集料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浅埋隧道爆破地表振动传播规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