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两个为什么?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老挝现代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中国学者对老挝现代化的研究 | 第11-14页 |
(二)老挝本国现代化的研究 | 第14页 |
(三)其他国家的老挝现代化研究 | 第14-15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四、相关概念及理论界定 | 第17-20页 |
(一)对现代化及现代化理论等含义的理解 | 第17-18页 |
(二)农业现代化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一章 老挝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及其特点 | 第20-44页 |
第一节 老挝农业现代化的背景 | 第20-24页 |
一、老挝农业现代化的国内背景 | 第20-23页 |
二、老挝农业现代化的国际背景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老挝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 第24-39页 |
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前的农业发展状况(1893-1975) | 第25-26页 |
二、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农业合作化(1975-1985) | 第26-30页 |
三、渐进式转型下切合国情的革新(1986-1995) | 第30-35页 |
四、老挝生态现代化发展下的农业现代化(1996-2010) | 第35-39页 |
第三节 老挝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 第39-44页 |
一、外源型农业现代化 | 第39-40页 |
二、国家政权发挥主导作用 | 第40-41页 |
三、经济法制化 | 第41-42页 |
四、作业机械化 | 第42-44页 |
第二章 老挝农业现代化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 第44-55页 |
第一节 老挝农业现代化取得的成效 | 第44-52页 |
一、老挝农业现代化取得的成效 | 第44-49页 |
二、老挝农业现代化取得成就的因素 | 第49-52页 |
第二节 老挝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 第52-55页 |
一、老挝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一)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第52页 |
(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集约化水平低 | 第52-53页 |
(三)农业人.向城市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人.减少 | 第53页 |
(四)老挝农业现代化的后进性 | 第53-54页 |
(五)农药等生产资料依靠进 | 第54页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54-55页 |
第三章 老挝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启示 | 第55-64页 |
第一节 老挝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第55-59页 |
一、老挝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动力 | 第56-57页 |
二、使农民增收,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 | 第57-58页 |
三、一种新发展模式 | 第58-59页 |
第二节 老挝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 第59-64页 |
一、安定的社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 第60页 |
二、可控的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 第60-61页 |
三、一定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 | 第61页 |
四、一定的工业发展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证 | 第61-62页 |
五、相当程度的智力开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 第62页 |
六、健全的上层建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