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锂硫电池发展概述 | 第10-15页 |
1.2.1 锂硫电池发展史 | 第10-11页 |
1.2.2 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2.3 锂硫电池的特点与应用前景 | 第13-15页 |
1.3 提高锂硫电池性能的研究 | 第15-24页 |
1.3.1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特点 | 第15页 |
1.3.2 制备碳基硫/碳复合材料提高锂硫电池性能 | 第15-22页 |
1.3.3 使用隔离层提高锂硫电池循环性能 | 第22-23页 |
1.3.4 优化电解质以提高锂硫电池性能 | 第23-24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6-34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26-27页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7页 |
2.2 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编号命名 | 第27-31页 |
2.2.1 硫/碳复合正极材料以及有关准备材料的制备 | 第27-31页 |
2.2.2 材料的注释命名 | 第31页 |
2.3 碳材料以及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的物理表征 | 第31-32页 |
2.4 电池的组装以及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34页 |
第3章 活性炭/硫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 | 第34-47页 |
3.1 导电剂含量对活性炭/硫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37页 |
3.2 不同孔容积活性炭/硫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 | 第37-46页 |
3.2.1 高孔容活性炭材料的制备与理论载硫量的计算 | 第37-38页 |
3.2.2 AC800/60S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38-41页 |
3.2.3 AC900/70S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41-45页 |
3.2.4 高孔容活性炭材料载硫能力的提升 | 第45-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单石墨烯包覆层硫/碳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47-65页 |
4.1 水热法制备单石墨烯包覆层硫/碳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47-56页 |
4.2 冷冻干燥对AC900/70S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56-61页 |
4.3 HI还原rGO制备石墨烯包覆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61-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双石墨烯包覆层硫/碳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65-75页 |
5.1 内紧密层外疏松层硫/碳复合材料(C-P)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65-69页 |
5.1.1 疏松层中掺杂碳纳米管对C-P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5.1.2 包覆层石墨烯量加倍对C-P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5.2 内疏松层外紧密层硫/碳复合材料(P-C)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69-72页 |
5.2.1 疏松层中添加碳纳米管对P-C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9-71页 |
5.2.2 包覆层石墨烯量加倍对P-C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5.3 石墨烯包覆层顺序的影响 | 第72-74页 |
5.3.1 C-P | 第72-73页 |
5.3.2 C-P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