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粘弹性模型的保偏光纤熔融拉锥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6页 |
| 1.2.1 粘弹性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2.2 粘弹性材料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3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光纤熔融拉锥过程粘弹性理论分析 | 第18-31页 |
| 2.1 引言 | 第18页 |
| 2.2 光纤材料粘弹性力学性能分析 | 第18-22页 |
| 2.2.1 粘弹性简介 | 第18-19页 |
| 2.2.2 光纤粘弹性力学模型建立 | 第19-22页 |
| 2.3 光纤粘弹性本构方程建立 | 第22-25页 |
| 2.4 光纤粘弹性松弛模量确定 | 第25-28页 |
| 2.5 增量型本构关系的数值分析 | 第28-29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保偏光纤熔融拉锥过程仿真分析 | 第31-48页 |
| 3.1 引言 | 第31页 |
| 3.2 光纤模型参数获取 | 第31-35页 |
| 3.2.1 光纤蠕变实验 | 第31-34页 |
| 3.2.2 实验数据的拟合处理 | 第34-35页 |
| 3.3 高压电弧温度测量 | 第35-37页 |
| 3.4 保偏光纤熔融拉锥过程仿真分析 | 第37-42页 |
| 3.4.1 模型建立及材料特性设置 | 第38页 |
| 3.4.2 网格划分及单元类型选取 | 第38-39页 |
| 3.4.3 熔融拉锥热分析 | 第39-42页 |
| 3.5 熔融拉锥应力应变场结构分析 | 第42-46页 |
| 3.5.1 光纤流变形状分析结果 | 第42-43页 |
| 3.5.2 光纤应力应变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 3.5.3 工艺参数对光纤应力应变的影响规律 | 第44-46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4章 保偏光纤熔融拉锥过程实验研究 | 第48-62页 |
| 4.1 引言 | 第48页 |
| 4.2 熔融拉锥光纤样品的制备 | 第48-49页 |
| 4.3 熔融拉锥微操作实验系统建立 | 第49-52页 |
| 4.3.1 熔融拉锥加热模块 | 第49-50页 |
| 4.3.2 熔融拉锥拉伸力控制模块 | 第50-51页 |
| 4.3.3 熔融拉锥控制策略 | 第51-52页 |
| 4.4 光纤熔融拉锥实验 | 第52-60页 |
| 4.4.1 拉伸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53-56页 |
| 4.4.2 拉伸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56-58页 |
| 4.4.3 拉伸速度对光功率损耗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58-60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