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纳米结构锌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可控构筑与储锂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36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化学电源的发展历程第12-15页
    1.3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第15-17页
    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7-21页
    1.5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第21-24页
    1.6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24-33页
    1.7 本论文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第33-36页
2 材料制备以及相关表征手段第36-42页
    2.1 试剂以及实验设备第36-37页
    2.2 实验仪器第37-38页
    2.3 材料测试及表征第38-41页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42页
3 海胆状锗酸锌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表征第42-52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材料制备第42-43页
    3.3 材料物相表征第43-44页
    3.4 不同反应条件下材料形貌表征第44-47页
    3.5 海胆状锗酸锌形成机理分析第47页
    3.6 海胆状锗酸锌的结构和成分分析第47-49页
    3.7 海胆状锗酸锌电化学性能表征第49-51页
    3.8 本章小结第51-52页
4 微波水热法合成锗酸锌/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储锂性能的研究第52-66页
    4.1 引言第52-53页
    4.2 材料制备第53-54页
    4.3 锗酸锌—乙二胺杂化物表征第54-56页
    4.4 锗酸锌/氮掺杂石墨烯复合物物相分析第56页
    4.5 锗酸锌以及锗酸锌/氮掺杂石墨烯复合物形貌表征和成分分析第56-59页
    4.6 锗酸锌/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碳分析第59-60页
    4.7 锗酸锌/氮掺杂石墨烯电子形态表征第60-61页
    4.8 合成机理分析第61-62页
    4.9 锗酸锌/氮掺杂石墨烯储锂性能研究第62-65页
    4.10 本章小结第65-66页
5 快速合成三明治结构的锗酸锌/GO纳米复合物及其作为高比容量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的电池中的应用第66-81页
    5.1 引言第66-67页
    5.2 材料制备第67-68页
    5.3 反应机理分析第68页
    5.4 Zn_2GeO_4以及Zn_2GeO_4/GO物相分析第68-69页
    5.5 Zn_2GeO_4以及Zn_2GeO_4-GO形貌和成分分析第69-72页
    5.6 碳分析第72-73页
    5.7 Zn_2GeO_4-GO复合材料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第73-80页
    5.8 本章小结第80-81页
6 MOF衍生的介孔ZnO/ZnFe_2O_4/C中空八面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高倍率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应用第81-94页
    6.1 引言第81-82页
    6.2 MOF空心八面体模板合成第82-83页
    6.3 MOF热重分析第83页
    6.4 材料电子态分析第83-84页
    6.5 材料物相分析第84-85页
    6.6 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第85-86页
    6.7 材料形貌表征第86-88页
    6.8 介孔ZnO/ZnFe_2O_4/C及ZnO/ZnFe_2O_4空心八面体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表征第88-91页
    6.9 介孔ZnO/ZnFe_2O_4相关表征第91-93页
    6.10 本章小结第93-9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4-97页
    7.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第94-95页
    7.2 展望第95-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23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锆陶瓷成型烧结变形及其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解析和训练字典的稀疏表达理论研究及其在医学和图像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