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瞳孔角膜反射视线追踪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4-16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5-16页
第2章 虹膜区域定位第16-23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基于灰度分布的人眼区域定位第16-17页
    2.3 虹膜区域定位第17-22页
        2.3.1 基于Ada Boost算法的人眼检测第18-19页
        2.3.2 基于K-Means的图像分割第19-21页
        2.3.3 基于霍夫变换的区域定位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人眼特征提取与注视点计算第23-32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基于瞳孔角膜反射的视线特征提取第23-27页
        3.2.1 普尔钦斑提取第24-25页
        3.2.2 瞳孔中心定位第25-27页
    3.3 基于交比不变性的注视点计算模型第27-31页
        3.3.1 交比不变性原理第28页
        3.3.2 交比原理在注视点计算模型中的应用第28-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注视点校准算法第32-42页
    4.1 引言第32页
    4.2 交比模型的两大假设第32-34页
        4.2.1 假设瞳孔中心P和光斑点Vi共面第32-33页
        4.2.2 假设视轴与光轴夹角为零第33-34页
    4.3 ALPHA参数校准算法第34-37页
        4.3.1 多Alpha参数校准法第35页
        4.3.2 单Alpha参数校准法第35-36页
        4.3.3 动态自适应参数校准法第36-37页
    4.4 位移矢量校准算法第37-41页
        4.4.1 简单位移矢量校准法第38-39页
        4.4.2 动态位移矢量校准法第39-40页
        4.4.3 动态自适应位移矢量校准法第40-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实验系统与结果分析第42-51页
    5.1 引言第42页
    5.2 系统环境第42-43页
    5.3 视线追踪系统第43-45页
        5.3.1 系统介绍第43-44页
        5.3.2 系统基本操作第44-45页
    5.4 系统精度测试第45-47页
    5.5 系统应用第47-50页
        5.5.1 人眼控制输入第47-49页
        5.5.2 注意力检测第49-50页
    5.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样本扩充的小样本人脸识别研究
下一篇:基于LDA模型的微博话题与事件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