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第15页 |
1.3.3 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 第16-23页 |
2.1 风险 | 第16-17页 |
2.1.1 风险定义 | 第16页 |
2.1.2 风险的类型 | 第16-17页 |
2.2 国有企业及国有贸易企业 | 第17页 |
2.3 国有企业的特点 | 第17-18页 |
2.4 企业风险管理 | 第18-22页 |
2.4.1 企业风险管理定义 | 第18页 |
2.4.2 企业风险管理标准 | 第18-20页 |
2.4.3 企业风险管理责任 | 第20-21页 |
2.4.4 企业风险意识文化 | 第21页 |
2.4.5 企业信誉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国有贸易企业内外部风险 | 第23-31页 |
3.1 国有贸易企业面临的风险 | 第23页 |
3.2 国有贸易企业内部风险 | 第23-26页 |
3.2.1 内部管理结构风险 | 第23-25页 |
3.2.3 投资决策风险 | 第25-26页 |
3.2.4 经济合同风险 | 第26页 |
3.3 国有贸易企业外部风险 | 第26-30页 |
3.3.1 债务风险 | 第26页 |
3.3.2 担保风险 | 第26页 |
3.3.3 仓储风险 | 第26-27页 |
3.3.4 抵质押、担保等风险 | 第27-29页 |
3.3.5 存货风险 | 第29页 |
3.3.6 信誉风险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 | 第31-35页 |
4.1 风险案例 | 第31-32页 |
4.1.1 风险案例背景 | 第31页 |
4.1.2 企业简介及风险情况 | 第31-32页 |
4.2 企业暴露的风险问题 | 第32-33页 |
4.2.1 企业风险文化缺失 | 第32页 |
4.2.2 企业重发展轻风险情况严重 | 第32页 |
4.2.3 企业风险评估体制不完善 | 第32-33页 |
4.2.4 企业信息沟通不及时 | 第33页 |
4.2.5 风险监督管控机制落后 | 第33页 |
4.2.6 风险应对混乱 | 第33页 |
4.3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构建 | 第33-34页 |
4.3.1 构建思路 | 第33页 |
4.3.2 构建原则 | 第33-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国有贸易企业内部风险管控构建 | 第35-44页 |
5.1 内部风险控制 | 第35页 |
5.2 内部风险管理权责优化 | 第35-37页 |
5.2.1 董事会 | 第35页 |
5.2.2 审计委员会 | 第35-36页 |
5.2.3 风险管理部门 | 第36页 |
5.2.4 业务运作部门 | 第36-37页 |
5.2.5 监事会 | 第37页 |
5.3 企业风险文化的建设 | 第37-38页 |
5.4 薪酬管理的促进作用 | 第38-42页 |
5.4.1 薪酬管理对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意义 | 第38-39页 |
5.4.2 目前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页 |
5.4.3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 第39页 |
5.4.4 三个把控点 | 第39-40页 |
5.4.5 建立风险奖励机制 | 第40-42页 |
5.5 员工素质的提高 | 第42-4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6章 国有贸易企业外部风险管控构建 | 第44-60页 |
6.1 外部风险控制 | 第44页 |
6.2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 第44-53页 |
6.2.1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概述 | 第44页 |
6.2.2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意义 | 第44页 |
6.2.3 企业合作客户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时所需考虑的风险 | 第44-46页 |
6.2.4 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46-53页 |
6.3 仓储物流信息库构建 | 第53-58页 |
6.3.1 背景 | 第53-54页 |
6.3.2 标的物保存、移动、灭失风险 | 第54-55页 |
6.3.3 仓储物流信息库构建 | 第55-5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7.1 总结 | 第60页 |
7.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