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引言 | 第9-10页 |
2.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2.1 颜色—情境理论 | 第10-13页 |
2.1.1 红色与失败的联结效应 | 第10-11页 |
2.1.2 红色与性吸引力的联结效应 | 第11-13页 |
2.1.3 颜色情境理论的不足 | 第13页 |
2.2 红色—注意偏向理论 | 第13-14页 |
3. 问题提出 | 第14-16页 |
4. 研究一 红色与失败含义的联结效应 | 第16-20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1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16-18页 |
4.2.1 实验设计与程序 | 第16-17页 |
4.2.2 被试 | 第17页 |
4.2.3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4.2.4 数据分析 | 第18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18-19页 |
4.4 讨论 | 第19-20页 |
5. 研究二 红色与性含义联结的效应 | 第20-23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2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5.2.1 实验设计 | 第20页 |
5.2.2 被试 | 第20-21页 |
5.2.3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5.3 实验程序 | 第21页 |
5.4 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21-22页 |
5.5 讨论 | 第22-23页 |
6 研究三 红色与具体情绪的联结对注意加工阶段的影响 | 第23-31页 |
6.1 实验目的 | 第23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6.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6.2.2 被试 | 第24页 |
6.2.3 实验程序 | 第24-25页 |
6.2.4 行为数据分析 | 第25页 |
6.2.5 脑电记录 | 第25-26页 |
6.2.6 脑电数据分析 | 第26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26-29页 |
6.3.1 行为数据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6.3.2 脑电成分分析 | 第27-29页 |
6.4 讨论 | 第29-31页 |
7. 总讨论 | 第31-34页 |
7.1 红色心理效应的可重复性 | 第31-32页 |
7.2 红色心理效应的早晚期分离 | 第32-33页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