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2-2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16页 |
1.1.1 全球老龄化的发展 | 第12页 |
1.1.2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 | 第12-13页 |
1.1.3 我国养老模式的趋向 | 第13-14页 |
1.1.4 相关术语界定 | 第14-15页 |
1.1.5 目前养老院的概况及现状 | 第15-16页 |
1.2 完善养老环境设计理论和推动养老事业发展 | 第16页 |
1.2.1 目的 | 第16页 |
1.2.2 意义 | 第16页 |
1.3 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态及发展 | 第16-20页 |
1.3.1 我国养老院的起源和发展 | 第17页 |
1.3.2 国外研究状态 | 第17-19页 |
1.3.3 国内研究状态 | 第19-20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范围 | 第20-21页 |
1.4.2 具体内容 | 第21-22页 |
1.5 相关法律法规制订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养老院居住环境现状 | 第24-50页 |
2.1 国外养老院居住环境现状 | 第24-31页 |
2.1.1 美国Fair oaks老年公寓 | 第24-29页 |
2.1.2 日本横滨太阳城 | 第29-31页 |
2.2 我国养老院环境的现状分析 | 第31-46页 |
2.2.1 北京寿山福海养老院 | 第31-35页 |
2.2.2 上海市某养老院的设计方案 | 第35-38页 |
2.2.3 太原市老年公寓 | 第38-43页 |
2.2.4 山西望景养老院 | 第43-4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6-50页 |
2.3.1 存在的差距 | 第46-47页 |
2.3.2 问题的缘由 | 第47-50页 |
第三章 养老建筑空间适应性设计理论分析 | 第50-72页 |
3.1 基础理论 | 第50-55页 |
3.1.1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原理 | 第50-53页 |
3.1.2 室内空间的构造与形态 | 第53-55页 |
3.2 空间的行为心理学 | 第55-58页 |
3.2.1 行为特点 | 第55-57页 |
3.2.2 心理特征 | 第57页 |
3.2.3 养老院老人心理和行为特征 | 第57-58页 |
3.4 养老空间的功能需求 | 第58-63页 |
3.4.1 居住空间 | 第59-60页 |
3.4.2 辅助空间 | 第60-62页 |
3.4.3 公共活动空间 | 第62-63页 |
3.5 适应性设计原则 | 第63-72页 |
3.5.1 安全性 | 第63-64页 |
3.5.2 舒适性 | 第64-66页 |
3.5.3 地域性 | 第66-67页 |
3.5.4 多样性 | 第67-72页 |
第四章 养老院案例问卷调查分析 | 第72-92页 |
4.1 问卷制订的背景及内容 | 第72-74页 |
4.2 老年人行为分类 | 第74-76页 |
4.3 行为动线观察 | 第76-89页 |
4.3.1 YLY-02和YLY-03养老空间的使用频率分析 | 第77-81页 |
4.3.2 入口、走廊、活动空间的活动分析 | 第81-8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9-92页 |
4.4.1 入口空间 | 第89-90页 |
4.4.2 活动空间 | 第90-92页 |
第五章 老年生活空间的适应性设计方法 | 第92-104页 |
5.1 居住空间的尺度和朝向 | 第92-93页 |
5.1.1 尺度 | 第92-93页 |
5.1.2 朝向 | 第93页 |
5.2 辅助空间的安全和舒适性 | 第93-96页 |
5.2.1 安全的卫生间和浴室 | 第93-95页 |
5.2.2 舒适便利的厨房和餐厅 | 第95-96页 |
5.3 公共空间的多样化设计 | 第96-99页 |
5.3.1 公共交通空间 | 第97-98页 |
5.3.3 公共娱乐休闲区域 | 第98-99页 |
5.4 老年家具的配套选用 | 第99-101页 |
5.4.1 造型特点 | 第99-100页 |
5.4.2 选择与布置 | 第100-101页 |
5.5 适合老年人观赏的户外空间 | 第101-10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6.1 结论 | 第104页 |
6.2 展望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图片来源 | 第108-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发表论文 | 第114-116页 |
附录1: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