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策略研究--以南昌市中山路改造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4页
        1.1.1 国外城市更新改造发展历程第10-12页
        1.1.2 国内城市更新改造发展历程第12-14页
    1.2 研究对象第14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3.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第16-19页
        1.4.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1.4.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1.4.3 研究方法第19页
    1.5 研究框架第19-22页
    1.6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2章 国内外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更新理念第23-27页
    2.1 国外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更新理念第23-24页
        2.1.1 改善交通第23-24页
        2.1.2 以人为本第24页
        2.1.3 构建社会活动中心第24页
    2.2 国内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更新理念第24-26页
        2.2.1 提高竞争力第25页
        2.2.2 改善环境品质第25页
        2.2.3 保护城市肌理,延续城市文脉第25-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更新改造理论综述第27-35页
    3.1 我国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的现状第27-30页
    3.2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的特点及其重要性第30-32页
        3.2.1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的特点第30-31页
        3.2.2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的重要性第31-32页
    3.3 现阶段我国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改造研究第32-34页
        3.3.1 我国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改造的可行性分析第32-33页
        3.3.2 我国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改造中的问题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策略研究第35-73页
    4.1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的发生因素第36-41页
        4.1.1 资金因素第36页
        4.1.2 政策制定因素第36-37页
        4.1.3 现代交通发展因素第37页
        4.1.4 功能需求的因素第37-38页
        4.1.5 场所精神的因素第38页
        4.1.6 道路空间尺度因素第38-40页
        4.1.7 人们需求因素第40页
        4.1.8 环境因素第40页
        4.1.9 配套设施因素第40页
        4.1.10 传统建筑的保护因素第40-41页
    4.2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的特点第41-42页
    4.3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的方法第42-52页
        4.3.1 嵌入的位置第42-48页
        4.3.2 嵌入的方式第48-52页
        4.3.3 嵌入的元素第52页
    4.4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的策略第52-66页
        4.4.1 针对建筑物的嵌入式改造策略第52-55页
        4.4.2 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嵌入式改造策略第55-56页
        4.4.3 针对景观环境的嵌入式改造策略第56-57页
        4.4.4 针对街道空间尺度的嵌入式改造策略第57-59页
        4.4.5 针对天际线的嵌入式改造策略第59-60页
        4.4.6 针对建筑文脉缺失的嵌入式改造策略第60-62页
        4.4.7 针对区域功能结构缺失的嵌入式改造策略第62页
        4.4.8 针对区域形象落后的嵌入式改造策略第62-64页
        4.4.9 针对政策开发的嵌入式改造策略第64页
        4.4.10 针对区位改变的嵌入式改造策略第64-65页
        4.4.11 针对经济性的嵌入式改造策略第65页
        4.4.12 针对配套设施的嵌入式改造策略第65-66页
    4.5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的设计原则第66-71页
        4.5.1 渐进式开发设计原则第66-67页
        4.5.2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第67-68页
        4.5.3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第68-69页
        4.5.4 地域特色的设计原则第69页
        4.5.5 传承历史文脉的设计原则第69-71页
    4.6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的作用机制第71-72页
        4.6.1 嵌入的规模性和策略性第71页
        4.6.2 嵌入的持续性和局限性第71-72页
        4.6.3 嵌入的传承性和可识别性第72页
    4.7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案例分析第73-89页
    5.1 国外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案例分析第73-82页
        5.1.1 美国巴尔的摩港改造更新第73-77页
        5.1.2 美国昆西市场渐进式改造更新第77-80页
        5.1.3 美国旧金山“渔人码头”片区的复兴第80-82页
    5.2 国内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案例分析第82-88页
        5.2.1 上海新天地改造项目第82-86页
        5.2.2 杭州南宋御街改造项目第86-88页
    5.3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南昌市中山路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设计第89-138页
    6.1 南昌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区调查问卷第89-90页
    6.2 南昌市及中山路简介第90-94页
        6.2.1 南昌市简介第90-92页
        6.2.2 中山路简介第92-93页
        6.2.3 南昌市地铁一号线项目简介第93-94页
    6.3 中山路传统商业中心区现状第94-102页
        6.3.1 区位现状第94-95页
        6.3.2 交通现状第95-98页
        6.3.3 城市空间与建筑现状第98-102页
    6.4 中山路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面临的现状问题第102-109页
        6.4.1 居住生活功能的不足第102-104页
        6.4.2 商业功能的落后第104页
        6.4.3 建筑的文化价值缺失第104-106页
        6.4.4 缺少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空间的连续性第106-108页
        6.4.5 交通组织紊乱第108-109页
        6.4.6 公共设施不完善第109页
    6.5 中山路传统商业中心区改造的必然性第109-111页
        6.5.1 传统商业中心区自身更新升级的需求第109页
        6.5.2 城市品牌打造的需求第109-110页
        6.5.3 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第110页
        6.5.4 民众的需求第110-111页
        6.5.5 开发商的需求第111页
        6.5.6 地铁建设的需求第111页
    6.7 中山路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设计研究第111-133页
        6.7.1 “嵌入”的位置第112页
        6.7.2 “嵌入”的形式第112-114页
        6.7.3 “嵌入”的元素第114-119页
        6.7.4 嵌入式改造具体实施方案第119-133页
    6.8 非物质形态的嵌入式改造第133-134页
    6.9 中山路传统商业中心区嵌入式改造方案效果图第134-137页
    6.10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气式电锤交变冲击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下一篇: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物外围墙体节能保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