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3.1 测量方法的总结与分析 | 第15-16页 |
1.3.2 计算方法的总结与分析 | 第16-17页 |
1.3.3 存在的不足与待研究的问题 | 第17-18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吸收光谱法的理论分析 | 第19-34页 |
2.1 吸收光谱法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2.2 吸收谱线的选择 | 第20-22页 |
2.3 所需参数的理论计算 | 第22-33页 |
2.3.1 线强度的计算方法 | 第22-26页 |
2.3.2 温度及浓度的计算方法 | 第26-28页 |
2.3.3 谱线的线型函数 | 第28-32页 |
2.3.4 测温灵敏度的计算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平台建立 | 第34-45页 |
3.1 实验方案 | 第34-35页 |
3.2 实验装置 | 第35-44页 |
3.2.1 激光器模块 | 第35-36页 |
3.2.2 燃烧器模块 | 第36-42页 |
3.2.3 探测模块 | 第42-43页 |
3.2.4 数据采集模块 | 第43-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火焰温度及 OH 基浓度的实验研究 | 第45-60页 |
4.1 吸收长度测量 | 第45-46页 |
4.2 不同位置处的火焰温度、OH 基浓度研究 | 第46-55页 |
4.2.1 探测器标定 | 第46-47页 |
4.2.2 火焰温度测量结果 | 第47-52页 |
4.2.3 浓度测量结果 | 第52-55页 |
4.3 不同流量、不同当量比的火焰温度、OH 基浓度研究 | 第55-58页 |
4.3.1 不同当量比测量结果 | 第55-57页 |
4.3.2 不同流量测量结果 | 第57-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