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建德市大洋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6-26页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6-19页
        1.1.1 选题背景第16-18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8-19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9-20页
        1.2.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3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2-26页
        1.4.1 研究方法第22-24页
        1.4.2 技术路线第24-26页
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6-37页
    2.1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概念第26-27页
    2.2 国外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研究第27-32页
        2.2.1 理论研究第27-30页
        2.2.2 方法研究第30-32页
    2.3 国内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研究第32-36页
        2.3.1 理论的研究第32-34页
        2.3.2 方法的研究第34-36页
        2.3.3 衡量标准的研究第36页
    2.4 研究评述第36-37页
3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预处理第37-47页
    3.1 大洋镇概况第37-41页
        3.1.1 自然地理条件第37-39页
        3.1.2 社会经济条件第39-41页
    3.2 历史沿革和文化遗产第41-44页
    3.3 数据来源第44页
    3.4 数据预处理第44-47页
        3.4.1 地形数据预处理第44-46页
        3.4.2 土地利用数据预处理第46页
        3.4.3 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预处理第46-47页
4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47-71页
    4.1 土地利用现状第47-48页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第48-58页
        4.2.1 土地利用多样化分析第49页
        4.2.2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第49-52页
        4.2.3 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析第52-53页
        4.2.4 土地利用集中化分析第53-54页
        4.2.5 区位意义分析第54页
        4.2.6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结果第54-58页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第58-65页
        4.3.1 优势度指数第59页
        4.3.2 均匀度指数第59-60页
        4.3.3 分维数指数第60页
        4.3.4 破碎度指数第60页
        4.3.5 分离度指数第60-61页
        4.3.6 分析结果第61-65页
    4.4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分析第65-68页
        4.4.1 土地利用数量绝对变化率模型分析第65-66页
        4.4.2 土地利用数量相对变化率模型分析第66-68页
    4.5 土地利用问题诊断分析第68-71页
        4.5.1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第69页
        4.5.2 人地矛盾日趋突出第69-70页
        4.5.3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不高第70-71页
5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分析第71-98页
    5.1 优化目标与原则第71-73页
        5.1.1 优化目标第71页
        5.1.2 优化原则第71-73页
    5.2 土地利用优化分区第73-84页
        5.2.1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73-75页
        5.2.2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的算法原理第75-77页
        5.2.3 土地利用优化分区模型的构建第77-84页
            5.2.3.1 指标数据标准化第77-79页
            5.2.3.2 SOM算法模型的设计第79-81页
            5.2.3.3 分区结果的显示第81-84页
    5.3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策略研究第84-91页
        5.3.1 坡度>25°耕地利用优化第84-85页
        5.3.2 城乡建设用地优化第85-87页
        5.3.3 地质灾害范围内土地利用调整第87-89页
        5.3.4 规划和居民意愿导向用地优化第89-91页
    5.4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前后比较分析第91-98页
        5.4.1 优化前后地类对比分析第91-93页
        5.4.2 优化前后数量结构对比分析第93-94页
        5.4.3 优化前后空间结构对比分析第94-98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98-101页
    6.1 研究结论第98-99页
    6.2 可能创新之处第99页
    6.3 问题与展望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农村土地利用变化效应分析
下一篇:平南县木薯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