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图表清单 | 第8-11页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工程背景 | 第12页 |
1.2 断口分析与分形理论的结合 | 第12-14页 |
1.3 金属断裂表面分维与金属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2219 铝合金焊接接头静拉伸及断口扫描电镜试验研究 | 第18-35页 |
2.1 焊接接头常温静拉伸试验方案 | 第18-20页 |
2.1.1 试样制备 | 第18-20页 |
2.1.2 试验设备 | 第20页 |
2.1.3 静拉伸试验参数 | 第20页 |
2.2 静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0-28页 |
2.2.1 试验结果 | 第20-26页 |
2.2.2 宏观断口形貌分析 | 第26-28页 |
2.3 焊接接头断口扫描电镜试验 | 第28-34页 |
2.3.1 电镜试样的选取 | 第28页 |
2.3.2 电镜试样的制备及保存 | 第28-31页 |
2.3.3 试验设备 | 第31页 |
2.3.4 试验参数的设定 | 第31-32页 |
2.3.5 断口微观形貌分析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断口三维重构及分形维数计算 | 第35-48页 |
3.1 断口三维重建原理 | 第35-39页 |
3.1.1 图像获取及预处理 | 第35-36页 |
3.1.2 图像特征提取 | 第36-37页 |
3.1.3 图像匹配 | 第37-38页 |
3.1.4 断口表面高度计算 | 第38-39页 |
3.1.5 断口表面显示 | 第39页 |
3.2 三维重建实例 | 第39-43页 |
3.3 分形维数与立方体覆盖法原理 | 第43-45页 |
3.3.1 分形维数 | 第43页 |
3.3.2 立方体覆盖法原理 | 第43-45页 |
3.4 分形维数计算 | 第45-47页 |
3.4.1 分形维数计算算例 | 第45页 |
3.4.2 分形维数计算结果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2219 铝合金焊接接头分形维数与韧性关系模型的建立 | 第48-68页 |
4.1 2219 铝合金静拉伸试验数据分析 | 第48-58页 |
4.1.1 焊接方法(氩弧焊,电子束焊,搅拌摩擦焊)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4.1.2 补焊工艺及焊接工艺参数(焊缝宽度)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第49-53页 |
4.1.3 试件厚度及焊缝缺陷(气孔)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4.1.4 加载速率及工作环境温度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 第54-58页 |
4.2 2219 铝合金焊接接头分形维数与韧性关系模型的建立 | 第58-63页 |
4.2.1 分形维数与韧性关系模型建立的原理 | 第58-61页 |
4.2.2 不同焊接方法下的分形维数-韧性关系模型 | 第61-63页 |
4.3 2219 铝合金焊接接头分形维数与韧性模型分析 | 第63-67页 |
4.3.1 焊接方法对焊接接头韧性的影响 | 第63页 |
4.3.2 补焊工艺及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韧性的影响 | 第63-65页 |
4.3.3 试件厚度及焊缝缺陷(气孔)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第65页 |
4.3.4 加载速率及工作环境温度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