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

中国对泰国公共外交:现状、分析框架和影响因素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第16页
    四、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五、创新点和难点第17-18页
第一章 公共外交的理论概述第18-27页
    1.1 公共外交的概念第18-22页
        1.1.1 公共外交概念的界定第18-21页
        1.1.2 公共外交与传统外交的关系第21-22页
    1.2 公共外交的目的第22-23页
        1.2.1 公共外交的短期目标第22-23页
        1.2.2 公共外交的长远目标第23页
    1.3 公共外交的理论基础第23-25页
    1.4 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二章 中国对泰国公共外交的实践及其分析框架第27-42页
    2.1 中国对泰国公共外交的实践第27-36页
        2.1.1 熊猫外交第28-29页
        2.1.2 中国新闻传播媒介在泰国的建设发展第29-30页
        2.1.3 泰国华人华侨的公共外交第30-32页
        2.1.4 中泰两国学术、文化交流第32-36页
    2.2 中国对泰国公共外交的特点第36-37页
    2.3 中国对泰国公共外交实践的分析框架第37-41页
        2.3.1 “和谐世界”——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思想基础第37-39页
        2.3.2 中国对泰国公共外交的参与主体第39-40页
        2.3.3 实现中泰共赢——中国对泰国实施公共外交的目的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影响中国对泰国公共外交的因素第42-51页
    3.1 推动因素第42-46页
        3.1.1 全球化、区域化发展带来的影响第42-44页
        3.1.2 中国传统外交政策的影响第44-46页
    3.2 阻碍因素第46-50页
        3.2.1 中国的外交决策体制有待完善第46-47页
        3.2.2 中国公共外交的实施主体单一第47-49页
        3.2.3 中国对泰国公共外交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有待提高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中国对泰国开展公共外交的政策建议第51-58页
    4.1 加强中国自身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第51-52页
    4.2 优化外交决策体制:传统外交与公共外交相配合第52-54页
    4.3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公共外交第54-56页
    4.4 建立成熟的效果评估机制第56-58页
结语第58-60页
致谢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背景下的中俄关系
下一篇:浅析俄罗斯的东亚务实主义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