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Ⅵ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铬副族(ⅥB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碳掺杂三氧化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引言第9页
    1.2 三氧化钨的基本性质和晶体结构第9-11页
    1.3 WO_3的制备方法第11-14页
        1.3.1 气相反应法第11-12页
        1.3.2 液相反应法第12-14页
        1.3.3 模板法第14页
    1.4 WO_3薄膜气敏传感器研究现状第14-18页
        1.4.1 WO_3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第14-15页
        1.4.2 WO_3基气敏传感器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第15-16页
        1.4.3 WO_3基气敏传感器在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第16-17页
        1.4.4 WO_3呼气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第17-18页
    1.5 WO_3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第18-19页
        1.5.1 WO_3光催化分解水第18页
        1.5.2 WO_3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第18-19页
        1.5.3 WO_3光催化降解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第19页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碳掺杂 WO_3的制备及其表征第21-35页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21-22页
    2.2 样品的表征分析第22-23页
    2.3 碳掺杂 WO_3的制备第23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3-34页
        2.4.1 X 射线衍射(XRD)第23-25页
        2.4.2 热重-差热分析(TG-DSC)第25-26页
        2.4.3 SEM 形貌分析第26-28页
        2.4.4 TEM 形貌分析第28-29页
        2.4.5 X 射线荧光光谱(XPS)第29-31页
        2.4.6 拉曼散射光谱分析第31-32页
        2.4.7 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第32-33页
        2.4.9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碳掺杂 WO_3气敏性能研究第35-47页
    3.1 实验部分第35页
        3.1.1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35页
        3.1.2 WO_3气敏元件的制备第35页
    3.2 气敏性能的测试第35-3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6-44页
        3.3.1 不同煅烧温度对 WO_3气敏性能的影响第36-38页
        3.3.2 不同工作温度对材料气敏性能的影响第38-40页
        3.3.3 WO_3-500 对不同气体的选择性第40-42页
        3.3.4 WO_3-500 气敏元件的稳定性研究第42-44页
            3.3.4.1 不同湿度条件对材料气敏性能的影响第42-43页
            3.3.4.2 WO_3-500 气敏元件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第43-44页
    3.4 气敏测试机理第44-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碳掺杂 WO_3可见光条件下光降解性能研究第47-61页
    4.1 实验部分第47-49页
        4.1.1 评价方法和参数确定第47-49页
        4.1.2 光降解性能测试第4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9-58页
        4.2.1 碳掺杂对 WO_3光降解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4.2.2 亚甲基蓝降解反应动力学第50-51页
        4.2.3 催化剂用量对光降解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4.2.4 促进剂对光降解性能的影响第53-57页
        4.2.5 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第57-58页
    4.3 光催化机理第58-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论文工作总结第61-62页
    5.2 工作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方位旋转喷射射流搅拌器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下一篇:石墨烯褶皱行为及具皱石墨烯的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