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

都市语境下建筑创作方法的转变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第13页
    1.2 论文研究对象第13-14页
    1.3 论文研究目的第14页
    1.4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14-19页
        1.4.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第14-16页
        1.4.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第16-19页
第二章 背景第19-39页
    2.1 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简述第19-21页
    2.2 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在城市建筑领域的相关理论第21-36页
        2.2.1 对城市建筑的初次涉及——芝加哥学派第21-22页
        2.2.2 十次小组第22-25页
        2.2.3 雷姆·库哈斯第25-29页
        2.2.4 MVRDV第29-32页
        2.2.5 BIG第32-34页
        2.2.6 都市实践第34-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39页
第三章 以“现实主义”策略应对都市问题第39-57页
    3.1 德累斯顿萨克森州立图书馆第39-41页
    3.2 OMA台北表演艺术中心第41-43页
    3.3 艾默生学院洛杉矶中心第43-45页
    3.4 日本大阪难波公园第45-47页
    3.5 上海衡山路12号酒店第47-49页
    3.6 WoCoZo老年公寓第49-50页
    3.7 北京当代MOMA第50-53页
    3.8 蒙特利尔67住宅第53-54页
    3.9 秦皇岛金梦湾海滨住宅方案第54-55页
    3.10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对都市问题的“乌托邦式”应答第57-81页
    4.1 柏林自由大学综合教学楼第57-60页
    4.2 “空中街道”与罗宾花园住宅第60-61页
    4.3 深圳南山婚礼堂第61-64页
    4.4 土楼公舍第64-65页
    4.5 营口万科品牌展示中心第65-67页
    4.6 半山林取景器第67-69页
    4.7 水边会所第69-70页
    4.8 垂直院宅:杭州钱江时代第70-71页
    4.9 北京华京木棉花酒店第71-73页
    4.10 胡同泡泡32号第73-75页
    4.11 “社会剧场”第75-76页
    4.12 昆山市花桥游站住宅项目第76-78页
    4.13 本章小结第78-81页
第五章 都市语境下建筑设计策略及手法的转变第81-95页
    5.1 对城市复杂环境的适应策略第81-87页
        5.1.1 高密度环境下多层及高层建筑开敞空间的营造第81-84页
        5.1.2 高密度环境下建筑在空中的水平延展第84-85页
        5.1.3 通过空间引导引入城市景观第85-86页
        5.1.4 对场地的尊重与场地要素的选择性利用第86-87页
    5.2 整合都市空间及景观的策略第87-91页
        5.2.1 交往空间的垂直再现第87-89页
        5.2.2 体量的拆分与消隐第89-90页
        5.2.3 外部统一与内部差异对不同类型建筑特点的表达第90-91页
    5.3 以建筑为媒介治愈社会问题的策略第91-93页
        5.3.1 建筑公共性的表达第91-92页
        5.3.2 建筑公民性的表达第92页
        5.3.3 对城市的“针灸”治疗第92-93页
    5.4 建筑设计的人文关怀第93-95页
        5.4.1 文化再现第93-94页
        5.4.2 自然景观再现第94-95页
结语第95-99页
致谢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辫论文目录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市园林绿化科研苗圃规划设计研究
下一篇:大城市新城区城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