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辐射杆纵横振动对铝熔体空化及细晶区域影响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功率超声处理熔体技术发展状况 | 第10-14页 |
1.2.1 功率超声对金属熔体的作用效果 | 第11-14页 |
1.2.2 功率超声对熔体凝固组织的作用机制 | 第14页 |
1.3 超声空化效应研究状况 | 第14-18页 |
1.3.1 空化在流体介质中的产生条件 | 第14-16页 |
1.3.2 空化效应对熔体凝固影响 | 第16-18页 |
1.4 铸造用超声振动系统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5 论文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5.1 课题背景与来源 | 第20页 |
1.5.2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2 超声辐射杆纵横振动测试 | 第21-29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测试系统建立 | 第21-22页 |
2.2.1 测量设备与对象 | 第21-22页 |
2.2.2 测试方案 | 第22页 |
2.3 振动信号处理方法 | 第22-25页 |
2.3.1 频谱校正法选择 | 第23-24页 |
2.3.2 直流分量滤除 | 第24-25页 |
2.3.3 MATLAB程序编写与仿真 | 第25页 |
2.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25-28页 |
2.4.1 超声辐射杆端面幅频特性 | 第25-27页 |
2.4.2 超声辐射杆振幅分布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超声振动系统动力学特性与流体介质声压场仿真 | 第29-45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超声振动系统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第29-31页 |
3.2.1 结构动力学分析原理 | 第29-30页 |
3.2.2 声场流—固耦合分析原理 | 第30-31页 |
3.3 超声振动系统动力学特性仿真 | 第31-36页 |
3.3.1 模型建立 | 第31-33页 |
3.3.2 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 | 第33页 |
3.3.3 模型加载与求解 | 第33页 |
3.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3.4 流体介质声压场仿真 | 第36-44页 |
3.4.1 流体区域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3.4.2 流体材料属性 | 第37-38页 |
3.4.3 边界条件与模型加载 | 第38页 |
3.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超声施振下流体介质空化场估计与试验 | 第45-58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流体介质超声空化阈值与空化场估计 | 第45-49页 |
4.3 流体介质超声空化区域测定方法 | 第49页 |
4.4 水中铝箔空蚀试验 | 第49-53页 |
4.4.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第49-50页 |
4.4.2 试验方案 | 第50页 |
4.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4.5 铝熔体中辐射杆空蚀试验 | 第53-57页 |
4.5.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第53页 |
4.5.2 试验方案 | 第53-54页 |
4.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铝合金超声铸造试验 | 第58-64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试验材料及装置 | 第58页 |
5.3 试验步骤与取样方案 | 第58-59页 |
5.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64-65页 |
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