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超两亲分子自组装及其在构建聚合物中空微球中的应用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9页
    1.1 超两亲分子第16-25页
        1.1.1 超两亲分子的拓扑结构第16-17页
        1.1.2 非共价合成超两亲分子第17-24页
            1.1.2.1 氢键作用第18页
            1.1.2.2 主客体识别作用第18-20页
            1.1.2.3 静电吸引作用第20-21页
            1.1.2.4 电荷转移作用第21页
            1.1.2.5 π-π堆叠作用第21-22页
            1.1.2.6 金属-配体络合作用第22-23页
            1.1.2.7 螺旋肽作用第23-24页
        1.1.3 超两亲分子的应用第24-25页
    1.2 囊泡第25-30页
        1.2.1 囊泡的概念第25页
        1.2.2 囊泡的自发形成第25-30页
            1.2.2.1 单组分囊泡第26-28页
            1.2.2.2 双组分囊泡第28-30页
    1.3 中空聚合物微球第30-40页
        1.3.1 直接聚合法第30-33页
            1.3.1.1 悬浮聚合第30-31页
            1.3.1.2 W/O/W 乳液聚合法第31-33页
        1.3.2 模板法第33-38页
            1.3.2.1 以带电粒子为模板的层层(LbL)沉积法第34-35页
            1.3.2.2 以聚合物粒子为模板的“种子”乳液聚合法第35-36页
            1.3.2.3 以无机粒子为核的模板法第36-38页
        1.3.3. 自组装法第38-40页
    1.4 本课题的提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9页
第二章 基于质子转移氢键的超两亲分子自组装第49-82页
    2.1 实验部分第50-53页
        2.1.1 主要试剂第50页
        2.1.2 MPS/TEA 复合物的在二氧六环中的自组装第50页
            2.1.2.1 浓度对 MPS/TEA 复合物在二氧六环中的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第50页
            2.1.2.2 老化时间对 MPS/TEA 复合物在二氧六环中的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第50页
        2.1.3 MPS/TEA 复合物的在四氢呋喃中的自组装第50-51页
            2.1.3.1 浓度对 MPS/TEA 复合物在四氢呋喃中的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第50-51页
            2.1.3.2 老化时间对 MPS/TEA 复合物在四氢呋喃中的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第51页
        2.1.4 MPS/TEA 复合物在其他溶剂中的自组装第51页
        2.1.5 MPS/DMA16 复合物自组装第51-52页
            2.1.5.1 MPS/DMA16 复合物在四氢呋喃中的自组装第51页
            2.1.5.2 MPS/DMA16 复合物在二氧六环中的自组装第51页
            2.1.5.3 MPS/DMA16 复合物在水中的自组装第51-52页
        2.1.6 测试设备及方法第52-53页
            2.1.6.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第52页
            2.1.6.2 MPS 和 TEA 相互作用的核磁跟踪第52页
            2.1.6.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第52页
            2.1.6.4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第52页
            2.1.6.5 动态光散射分析第52-53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53-78页
        2.2.1 MPS 和 TEA 混合产物结构分析第53-55页
            2.2.1.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54-55页
            2.2.1.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55页
        2.2.2 MPS/TEA 复合物在二氧六环中的自组装第55-67页
            2.2.2.1 浓度对 MPS/TEA 复合物在二氧六环中的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第56-58页
            2.2.2.2 老化时间对 MPS/TEA 复合物在二氧六环中的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第58-59页
            2.2.2.3 胶束,囊泡及不对称粒子的形成第59-67页
        2.2.3 MPS/TEA 复合物在四氢呋喃中的自组装第67-71页
            2.2.3.1 浓度对 MPS/TEA 复合物在四氢呋喃中的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第67-70页
            2.2.3.2 老化时间对 MPS/TEA 复合物在四氢呋喃中的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第70-71页
        2.2.4 MPS/TEA 复合物在其他溶剂中自组装第71-73页
        2.2.5 MPS/DMA16 复合物自组装第73-78页
            2.2.5.1 MPS/DMA16 复合物在四氢呋喃中的自组装第74-75页
            2.2.5.2 MPS/DMA16 复合物在二氧六环中的自组装第75-76页
            2.2.5.3 MPS/DMA16 复合物在水中的自组装第76-78页
    2.3 本章小结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第三章 活性胶束模板法制备聚(环三膦腈-co-4,4’-二巯基二苯硫醚) 空心微球第82-98页
    3.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83页
    3.2 测试设备及方法第83-84页
        3.2.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第83页
        3.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第83页
        3.2.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第83-84页
        3.2.4 热失重分析第84页
    3.3 实验部分第84-85页
        3.3.1 PCTS 空心微球制备第84页
        3.3.2 PCTS 微球空心尺寸调控第84页
        3.3.3 溶剂对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第84-85页
            3.3.3.1 多隔室 PCTS 空心微球制备第84-85页
            3.3.3.2 PCTS 微米管制备第85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85-95页
        3.4.1 PCTS 空心微球制备第85-86页
        3.4.2 PCTS 空心微球结构红外分析第86-87页
        3.4.3 PCTS 空心微球形成机理分析第87-90页
        3.4.4 PCTS 微球空心尺寸调控第90-91页
        3.4.5 溶剂对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分析第91-94页
            3.4.5.1 多隔室 PCTS 空心微球的形成及机理分析第91-92页
            3.4.5.2 PCTS 微米管的形成及机理分析第92-94页
        3.4.6 PCTS 空心微球耐热性能分析第94-95页
    3.5 本章小结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98-99页
研究展望第99-100页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粗粒化力场方法在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的应用
下一篇:多臂支化结构的聚赖氨酸共聚物的点击合成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