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魏庆之《诗人玉屑》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0页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7页
    1.2 研究的视角及方法第7页
    1.3 前人研究成果及综述第7-8页
    1.4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第8-10页
第2章 魏庆之考论第10-13页
    2.1 魏庆之生平第10页
    2.2 魏庆之的创作与交游第10-13页
第3章 《诗人玉屑》体例论述第13-20页
    3.1 《诗人玉屑》的体例特点第13-15页
        3.1.1 直接摘录原诗话内容第14页
        3.1.2 对原文进行节选收录第14-15页
        3.1.3 合录主题相近的诗话第15页
    3.2 《诗人玉屑》与《诗话总龟》比较第15-17页
        3.2.1 《诗话总龟》的体例特点第15-16页
        3.2.2 《诗人玉屑》与《诗话总龟》的不同之处第16-17页
    3.3 《诗人玉屑》与《苕溪渔隐丛话》比较第17-19页
        3.3.1 《苕溪渔隐丛话》的体例特点第17-18页
        3.3.2 《诗人玉屑》与《苕溪渔隐丛话》的不同之处第18-19页
    3.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4章 《诗人玉屑》的诗学观第20-47页
    4.1 《诗人玉屑》的作家论第20-33页
        4.1.1 《诗人玉屑》中的陶渊明第20-22页
        4.1.2 《诗人玉屑》中的李杜第22-28页
        4.1.3 《诗人玉屑》中的江西诗派第28-33页
    4.2 《诗人玉屑》的风格论第33-34页
    4.3 《诗人玉屑》的创作论第34-43页
        4.3.1 重诗法第34-40页
        4.3.2 诗法与禅悟第40-42页
        4.3.3 诗法与诗史第42-43页
    4.4 《诗人玉屑》中的诗歌本事第43-46页
        4.4.1 本事的渊源流别第43-44页
        4.4.2 本事的来源途径第44-46页
        4.4.3 本事对诗歌的影响第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诗人玉屑》的影响第47-49页
    5.1 《诗人玉屑》对宋末诗学的影响第47页
    5.2 《诗人玉屑》对元代诗学的影响第47-49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49-51页
    6.1 结论第49-50页
    6.2 展望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女诗人钱孟钿研究
下一篇:论阿来小说的边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