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表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31页 |
·CAV 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CAV 病原学研究 | 第13-19页 |
·CAV 的发现及分类 | 第13-14页 |
·CAV 形态学结构和理化特性 | 第14-15页 |
·CAV 的基因结构及特性 | 第15-19页 |
·流行病学研究 | 第19-21页 |
·发生与分布 | 第19页 |
·CAV 的易感动物 | 第19-20页 |
·CAV 的体外培养 | 第20页 |
·CAV 的传播方式 | 第20-21页 |
·CAV 与其它病原共感染与多重感染的研究 | 第21-22页 |
·CAV 的致病机理及致病性 | 第22-24页 |
·CAV 的致病机理 | 第22-23页 |
·CAV 的致病性 | 第23-24页 |
·诊断方法 | 第24-28页 |
·临床诊断方法 | 第24页 |
·病理解剖诊断方法 | 第24-25页 |
·病原学诊断方法 | 第25-26页 |
·血清学诊断方法 | 第26页 |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 第26-27页 |
·组织中的病毒蛋白或核酸检测 | 第27-28页 |
·CAV 的防制 | 第28-3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0-3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1-42页 |
·材料 | 第31页 |
·毒株和菌株 | 第31页 |
·实验细胞与实验动物 | 第31页 |
·培养基及相关试剂 | 第31页 |
·方法 | 第31-42页 |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 TCID_(50)的测定 | 第31-35页 |
·病毒的动物感染 | 第35-36页 |
·CAV-C14-VP1 基因的克隆测定 | 第36-42页 |
3 结果 | 第42-59页 |
·CAV 病毒的细胞培养与定量 | 第42-45页 |
·M581 细胞培养 | 第42页 |
·PCR 扩增结果 | 第42-43页 |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第43页 |
·斑点杂交结果 | 第43-45页 |
·病毒共感染SPF 鸡群免疫抑制的协同作用 | 第45-54页 |
·病毒共感染SPF 鸡群的临床观察 | 第45页 |
·病毒共感染SPF 鸡群的血液动态分析 | 第45-48页 |
·病毒共感染SPF 鸡群对疫苗免疫的影响 | 第48-51页 |
·病毒共感染SPF 鸡群对个体生长与法氏囊发育的影响 | 第51-54页 |
·CAV-VP1 原核表达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 | 第54-59页 |
·PCR 扩增结果 | 第54页 |
·CAV-VP1 的测序结果 | 第54-55页 |
·表达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55页 |
·诱导表达结果 | 第55-56页 |
·部分病理切片与免疫组化结果 | 第56-59页 |
4 讨论 | 第59-64页 |
·CAV-SDLY08 株病毒的细胞培养 | 第59页 |
·病毒共感染SPF 鸡群免疫抑制协同作用的研究 | 第59-62页 |
·CAV 与MDV 共感染SPF 鸡群免疫抑制协同作用的研究 | 第59-61页 |
·CAV与ALV-J 共感染SPF鸡群免疫抑制协同作用的研究 | 第61-62页 |
·CAV-VP1 的原核表达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V的探索 | 第62-64页 |
5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介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