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真菌(霉菌)与放线菌论文--念珠菌论文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三种诊断方法价值评估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英文缩略语表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实验室诊断现状第12页
    1.2 侵袭性念珠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第12-15页
        1.2.1 直接镜检法与培养法第12页
        1.2.2 血清学方法第12-15页
            1.2.2.1 抗原检测第13-14页
            1.2.2.2 抗体检测第14-15页
        1.2.3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5页
    1.3 念珠菌评分应用于诊断IC第15-17页
第二章 抗Eno抗体对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第17-26页
    2.1 材料方法第17-18页
        2.1.1 血样标本的收集第17页
        2.1.2 各种病原体标本的培养送检第17页
        2.1.3 患者纳入条件第17页
        2.1.4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17-18页
    2.2 实验方法第18-20页
        2.2.1 检测抗Eno抗体ELISA方法第18页
        2.2.2 各类临床标本培养与鉴定第18-20页
            2.2.2.1 各类标本的接种第18-20页
            2.2.2.2 各类真菌的鉴定第20页
        2.2.3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及定植的定义第20页
        2.2.4 统计学分析第20页
    2.4 实验结果第20-24页
        2.4.1 念珠菌培养结果第21页
        2.4.2 抗Eno测定结果第21-24页
            2.4.2.1 抗Eno阳性病例分布第21页
            2.4.2.2 IC患者抗Eno阳性检出时机第21-23页
            2.4.2.3 不同感染的IC患者抗Eno检出情况第23页
            2.4.2.4 抗Eno检测与真菌培养影响因素分析第23-24页
    2.5 讨论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G试验与抗Eno抗体检测在早期诊断念珠菌感染中比较第26-31页
    3.1 实验材料第26页
        3.1.1 标本来源第26页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26页
    3.2 实验方法第26-27页
        3.2.1 G试验第26-27页
        3.2.2 抗Eno抗体检测第27页
        3.2.3 统计学分析第27页
    3.3 结果第27-29页
        3.3.1 真菌培养结果第28页
        3.3.2 G试验检测结果第28页
        3.3.3 抗Eno检测结果第28页
        3.3.4 G试验与抗Eno联合检测结果第28-29页
    3.4 讨论第29-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念珠菌评分对外科ICU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预测价值第31-39页
    4.1 材料方法第31-33页
        4.1.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第31-32页
        4.1.2 各类临床标本细菌、真菌培养鉴定第32页
        4.1.3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及定植的定义第32-33页
        4.1.4 念珠菌评分标准第33页
        4.1.5 统计学分第33页
    4.2 结果第33-37页
        4.2.1 患者临床特征第33-34页
        4.2.2 ICU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情况第34页
        4.2.3 念珠菌评分结果第34-35页
        4.2.4 念珠菌评分临界值的确定及不同分值的诊断性能第35-36页
        4.2.5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第36-37页
        4.2.6 念珠菌评分与检测抗体比较第37页
    4.3 讨论第37-38页
    4.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及参加会议情况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视化裸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下一篇:细菌AcrAB-TolC外排泵在幽门螺杆菌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