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关于农村居民点的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 | 第13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21页 |
2.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1-48页 |
·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整理潜力综合指标体系的构 建 | 第23-32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8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2页 |
·诸城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 | 第32-40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理论面积测算 | 第34-36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可挖掘面积的计算 | 第36-40页 |
·诸城市各镇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估算 | 第40-48页 |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模型的建立 | 第40页 |
·农村居民点整理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确定 | 第40-42页 |
·规划期人口预测 | 第42-43页 |
·评价体系指标层数据处理方法 | 第43-44页 |
·诸城市各镇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预测 | 第44-46页 |
·诸城市各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时空表达 | 第46-48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4. 对策与展望 | 第50-54页 |
·科学制定诸城市各村镇规划方案,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水平 | 第50-51页 |
·建立居民参与机制,调动农民自身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 | 第51页 |
·重视土地的空间利用,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 | 第51-52页 |
·加强诸城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管理,增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 | 第52页 |
·在诸城市各乡镇组建中心村,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利用水平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