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私有化及回归中国资本市场动因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1.5.1 内容思路 | 第11-12页 |
1.5.2 内容框架 | 第12-13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15-20页 |
2.1 文献回顾 | 第15-18页 |
2.1.1 中概股私有化相关问题研究 | 第15-16页 |
2.1.2 中概股回归相关问题研究 | 第16-17页 |
2.1.3 中概股拆除VIE架构相关问题研究 | 第17页 |
2.1.4 中概股估值模型相关问题研究 | 第17-18页 |
2.2 文献评述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私有化及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动因分析 | 第20-37页 |
3.1 私有化及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概念 | 第21页 |
3.2 私有化及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特点 | 第21-24页 |
3.3 私有化及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动因 | 第24-31页 |
3.3.1 国内资本市场存在较大套利空间 | 第24-26页 |
3.3.2 中概股在海外的交易活跃度较低 | 第26-27页 |
3.3.3 中概股在海外面临被做空的风险 | 第27-28页 |
3.3.4 中概股在海外的上市维持成本高 | 第28-29页 |
3.3.5 中概股更能被国内投资者认同 | 第29-30页 |
3.3.6 海外资本市场比国内监管更严格 | 第30-31页 |
3.4 私有化及回归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问题 | 第31-37页 |
3.4.1 国内资本市场政策环境不稳定 | 第32页 |
3.4.2 国内再上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第32-35页 |
3.4.3 国内外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差异 | 第35-36页 |
3.4.4 国内资本市场存在非理性估值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私有化及回归中国资本市场案例分析 | 第37-43页 |
4.1 基本情况分析 | 第37页 |
4.2 回归动因分析 | 第37-40页 |
4.2.1 企业价值不被认可 | 第37-38页 |
4.2.2 企业战略调整 | 第38页 |
4.2.3 企业被机构恶意做空 | 第38-39页 |
4.2.4 企业在国内市场估值更高 | 第39-40页 |
4.3 回归过程分析 | 第40-41页 |
4.4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3-4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5.2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