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 第9页 |
1.2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3 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现状 | 第9-10页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0-12页 |
第2章 忻州电网现状及电力生产需求预测 | 第12-20页 |
2.1 忻州供电区域电网现状 | 第12-16页 |
2.1.1 发电设备现状 | 第12-14页 |
2.1.2 变电设备现状 | 第14页 |
2.1.3 输电线路现状 | 第14-15页 |
2.1.4 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2.2 负荷预测 | 第16-20页 |
2.2.1 忻州电网新增负荷情况 | 第16-17页 |
2.2.2 忻州电网负荷预测 | 第17-18页 |
2.2.3 忻州地区并网小电厂发电负荷和电量预测 | 第18-20页 |
第3章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方法和计算工具 | 第20-30页 |
3.1 安全分析的概念及功能 | 第20页 |
3.2 静态安全分析 | 第20-24页 |
3.2.1 潮流计算 | 第20-22页 |
3.2.2 短路电流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3.3 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法 | 第24-27页 |
3.3.1 系统稳定 | 第24-25页 |
3.3.2 暂态稳定和动态稳定介绍 | 第25-26页 |
3.3.3 暂(动)态稳定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3.4 电力系统计算分析软件中国版BPA简介 | 第27-30页 |
3.4.1 中国版BPA介绍 | 第27页 |
3.4.2 BPA算法和模型 | 第27-28页 |
3.4.3 BPA程序主要功能 | 第28-30页 |
第4章 忻州电网分析及安全稳定性计算 | 第30-55页 |
4.1 2013年忻州电网潮流计算及N-1静态安全分析 | 第30-42页 |
4.1.1 夏季忻州电网潮流计算分析 | 第30-34页 |
4.1.2 冬季忻州电网潮流计算分析 | 第34-39页 |
4.1.3 潮流计算结论及建议 | 第39-42页 |
4.2 2013年度忻州电网稳定计算分析 | 第42-50页 |
4.2.1 计算条件、基础联网方式及外部边界条件 | 第42-43页 |
4.2.2 稳定计算分析 | 第43-50页 |
4.2.3 稳定计算结论 | 第50页 |
4.3 2013年忻州电网短路电流计算分析 | 第50-55页 |
4.3.1 短路电流计算基本方式 | 第50-51页 |
4.3.2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 第51-54页 |
4.3.3 短路电流计算结论 | 第54-55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 | 第55-57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5-56页 |
5.2 本文工作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