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生态文化视阈中的张长作品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二、 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所运用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张长作品中边地民族风景风情的真实展示 | 第16-30页 |
第一节 优美的边地风景 | 第16-22页 |
一、 如实再现边地风景 | 第17-19页 |
二、 诗情画意表达的边地风景 | 第19-22页 |
第二节 浓郁的边地民俗和淳朴的边地民族性 | 第22-29页 |
一、 边地民俗的客观呈现 | 第22-26页 |
二、 边地民族性的真情抒写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张长作品中和谐的生态赞歌 | 第30-41页 |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30-35页 |
一、 对自然的敬畏 | 第30-32页 |
二、 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 第32-35页 |
第二节 人与人的和谐 | 第35-40页 |
一、 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和平等 | 第35-37页 |
二、 “自然之子”的人性美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张长作品中折射出的“现代化”意识 | 第41-50页 |
第一节 对边疆民族文化教育的关注 | 第41-45页 |
第二节 对科技现代化的追求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对张长“边地文学”创作的思考 | 第50-57页 |
第一节 边地民族文学的特质 | 第51-53页 |
第二节 边地民族文学的批判意识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