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文献回顾 | 第14-30页 |
引言 | 第30页 |
1. 资料 | 第30-31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30-31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31页 |
1.3 排除标准 | 第31页 |
1.4 发作类型 | 第31页 |
2. 方法 | 第31-33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2.2 给药方法 | 第32页 |
2.3 疗效指标 | 第32页 |
2.4 保留率 | 第32页 |
2.5 安全性评估 | 第32-33页 |
3. 结果 | 第33-36页 |
3.1 疗效分析 | 第33-34页 |
3.2 保留率分析 | 第34-35页 |
3.3 不良反应 | 第35-36页 |
4. 讨论 | 第36-49页 |
4.1 育龄期女性癫癎的特点 | 第36-37页 |
4.2 癫癎发病机制 | 第37-38页 |
4.3 拉莫三嗪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第38-39页 |
4.4 癫癎及 AEDS 对生殖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及拉莫三嗪的优势 | 第39-40页 |
4.5 癫癎及 AEDS 对怀孕和生育的影响及拉莫三嗪的优势 | 第40-44页 |
4.6 拉莫三嗪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 第44-45页 |
4.7 拉莫三嗪保留率对比研究 | 第45-46页 |
4.8 药物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 第46页 |
4.9 拉莫三嗪不良反应和处理 | 第46-48页 |
4.10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