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经济论文

基督教对芭蕉箐苗族村落的经济伦理影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页
第一章 云南省富民县芭蕉箐苗族村概况第7-23页
    第一节 芭蕉箐村的地理概况第7-9页
    第二节 芭蕉箐村的生计情况第9-13页
        一、种植业第9-10页
        二、养殖业第10-11页
        三、狩猎采集第11-12页
        四、外出打工第12-13页
    第三节 芭蕉箐村的消费情况第13-16页
        一、日常生活消费第13-14页
        二、仪式消费第14-15页
        三、新型消费第15-16页
    第四节 基督教新教的发展第16-23页
        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第18-19页
        二、基督教传入苗族地区第19-20页
        三、基督教传入芭蕉箐地区第20-22页
        四、芭蕉箐基督教的现状第22-23页
第二章 宗教对芭蕉箐村经济伦理的影响第23-37页
    第一节 芭蕉箐村民的宗教观第24-29页
        一、对奉献及圣餐的理解第24页
        二、芭蕉箐基督教乱象的原因分析第24-26页
        三、教派分裂对于经济伦理的影响第26-27页
        四、宗教的选择第27-29页
    第二节、芭蕉箐村民的财富观第29-37页
        一、财富的获得第29-30页
        二、财富的消费第30-32页
        三、芭蕉箐村民的职业观第32-33页
        四、芭蕉箐村民的生死观第33-34页
        五、芭蕉箐村民的家庭观第34-37页
            (一)、家庭的界定第34-35页
            (二)、对祖先的认同第35-37页
第三章 芭蕉箐地区宗教、经济关系的经济伦理分析第37-43页
    第一节 宗教对其经济思维方式影响的分析第37-38页
        一、自我意识的萌芽第37-38页
        二、村民收入的理性预测第38页
    第二节 宗教对其经济生活方式及态度影响的分析第38-40页
        一、精神生活的突出地位第38-39页
        二、优越感与自卑感导致的过度消费第39-40页
    第三节 宗教对其人际关系影响的分析第40-43页
        一、宗教信仰与公共交往的密切度第40-41页
        二、人际关系由差序向平等的过渡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附录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私利走向公利的斯密路径研究
下一篇:软件服务业所存在的伦理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