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的理论分析 | 第12-18页 |
2.1 固体废物的法律概念 | 第12-14页 |
2.1.1 德国刑法中固体废物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美国法律对固体废物概念 | 第12-13页 |
2.1.3 《巴塞尔公约》的相关规定 | 第13页 |
2.1.4 我国固体废物概念 | 第13-14页 |
2.2 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2.1 经济学基础 | 第14-15页 |
2.2.2 法学基础 | 第15-16页 |
2.2.3 社会学基础 | 第16-18页 |
3 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的构成要件和涉及罪名 | 第18-25页 |
3.1 固体废物污然犯罪的构成要件 | 第18-22页 |
3.1.1 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的客体 | 第18页 |
3.1.2 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的客观方面 | 第18-20页 |
3.1.3 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的主体 | 第20-21页 |
3.1.4 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的主观方面 | 第21-22页 |
3.2 固体废物污染犯罪涉及的罪名 | 第22-25页 |
3.2.1 污染环境罪 | 第22-23页 |
3.2.2 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 | 第23-24页 |
3.2.3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 | 第24-25页 |
4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犯罪防治现状 | 第25-29页 |
4.1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的严重状况 | 第25页 |
4.2 我国立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5-29页 |
4.2.1 犯罪成立的标准不合理 | 第26-27页 |
4.2.2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不应规定为结果犯 | 第27页 |
4.2.3 个罪之间的法定刑缺乏协调性 | 第27-29页 |
5 国外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9-34页 |
5.1 国外对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的立法 | 第29-30页 |
5.1.1 德国的立法 | 第29页 |
5.1.2 美国的立法 | 第29-30页 |
5.2 国际公约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的规定 | 第30页 |
5.3 国外立法的借鉴意义 | 第30-31页 |
5.4 严格责任 | 第31-34页 |
5.4.1 严格责任的含义 | 第31-33页 |
5.4.2 严格责任的意义 | 第33-34页 |
6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的完善 | 第34-38页 |
6.1 加入危险犯的设定 | 第34-35页 |
6.2 规定多种刑罚手段 | 第35-36页 |
6.3 借鉴严格责任制度 | 第36-38页 |
7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