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Al-Cu-Mg 系铝合金中的元素、相成分及其作用 | 第10-11页 |
1.2 新型铝合金合金元素的影响 | 第11-16页 |
1.2.1 Zr、Sc 的基本性质及其对铝合金组织性能影响 | 第11-13页 |
1.2.2 Al-Li 合金概述及 Li 对铝合金组织性能影响 | 第13-14页 |
1.2.3 Ag 对 Al-Cu-Mg 系铝合金的合金化作用 | 第14-15页 |
1.2.4 Er、Yb 对 Al-Cu-Mg 系铝合金合金化作用 | 第15-16页 |
1.3 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 第16-19页 |
1.3.1 均匀化退火 | 第16页 |
1.3.2 固溶处理 | 第16-17页 |
1.3.3 双重淬火 | 第17页 |
1.3.4 高温预析出 | 第17-18页 |
1.3.5 时效处理 | 第18-19页 |
1.3.6 冷处理 | 第19页 |
1.3.7 形变热处理 | 第19页 |
1.4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 第19-21页 |
1.4.1 C_f/Al 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第21页 |
1.4.2 C_f/Al 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 | 第21页 |
1.5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23-2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2 材料的制备 | 第24-26页 |
2.2.1 碳纤维的镀铜 | 第24-26页 |
2.2.2 合金材料的熔铸 | 第26页 |
2.2.3 复合材料的熔铸 | 第26页 |
2.3 材料的后续处理 | 第26-27页 |
2.4 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 | 第27-28页 |
2.4.1 成分测量方法 | 第27页 |
2.4.2 密度测量方法 | 第27页 |
2.4.3 致密性的测量方法 | 第27页 |
2.4.4 力学性能测量 | 第27-28页 |
2.4.5 微屈服性能测量方法 | 第28页 |
2.5 样品组织观察 | 第28-29页 |
3 AlCuMgLiSc 及 AlCuMgLiScAg 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 第29-50页 |
3.1 材料成分 | 第29页 |
3.2 AlCuMgLiSc(Ag)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分析 | 第29-33页 |
3.3 AlCuMgLiSc(Ag)合金物理性能研究 | 第33-34页 |
3.3.1 材料的密度 | 第33-34页 |
3.3.2 材料的致密性 | 第34页 |
3.4 AlCuMgLiSc(Ag)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34-48页 |
3.4.1 合金的铸态、均匀化和挤压处理后的硬度 | 第34-35页 |
3.4.2 AlCuMgLiSc 合金和 AlCuMgLiScAg 合金的固溶工艺研究 | 第35-44页 |
3.4.3 AlCuMgLiSc 合金和 AlCuMgLiScAg 合金的时效工艺研究 | 第44-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C_f/AlCuMgLiSc 和 C_f/AlCuMgLiScAg 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 | 第50-67页 |
4.1 C_f/AlCuMgLiSc 和 C_f/AlCuMgLiScAg 复合材料的组织分析 | 第50-59页 |
4.2 C_f/AlCuMgLiSc 和 C_f/AlCuMgLiScAg 的物理性能研究 | 第59-60页 |
4.2.1 材料的密度 | 第59页 |
4.2.2 材料的致密性 | 第59-60页 |
4.3 C_f/AlCuMgLiSc 和 C_f/AlCuMgLiScAg 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60-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AlCuMgLiSc(Ag)合金及其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微屈服性能研究 | 第67-76页 |
5.1 AlCuMgLiSc 和 AlCuMgLiScAg 合金的微屈服性能研究 | 第67-71页 |
5.2 C_f/AlCuMgLiSc 及 C_f/AlCuMgLiScAg 复合材料微屈服性能研究 | 第71-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6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