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1章 基金持有人大会及日常机构概述 | 第11-17页 |
1.1 基金持有人大会的法律地位 | 第11-13页 |
1.1.1 基金持有人大会是基金内部权力机关 | 第11页 |
1.1.2 基金持有人大会是受益人共益权的行权机构 | 第11-13页 |
1.2 设立基金持有人大会日常机构的必要性分析 | 第13-17页 |
1.2.1 我国基金立法以对基金管理人的制约为核心 | 第13-14页 |
1.2.2 基金持有人大会会议行权方式难以制约基金管理人 | 第14-17页 |
第2章 日常机构法律地位的理论分析 | 第17-25页 |
2.1 日常机构与基金持有人大会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7-19页 |
2.1.1 日常机构是基金持有人大会的委托代理人 | 第17-18页 |
2.1.2 日常机构与基金持有人大会之间存在委托代理问题 | 第18-19页 |
2.2 日常机构在基金内部治理中的法律地位分析 | 第19-25页 |
2.2.1 日常机构是基金管理人的监督者 | 第19-21页 |
2.2.2 日常机构的监督权限于程序性权利 | 第21-22页 |
2.2.3 日常机构职能运行的基本原则 | 第22-25页 |
第3章 日常机构职能运行的法律保障与规范 | 第25-36页 |
3.1 日常机构信义义务规范 | 第25-28页 |
3.1.1 日常机构对基金持有人大会负有受信义务 | 第25-27页 |
3.1.2 日常机构信义义务实现的保障 | 第27-28页 |
3.2 日常机构监督性职权的保障与规范 | 第28-31页 |
3.2.1 日常机构知情权的保障与规范 | 第28-30页 |
3.2.2 日常机构其他权利的保障与规范 | 第30-31页 |
3.3 日常机构监督动力的保障与规范 | 第31-36页 |
3.3.1 日常机构的激励机制 | 第32-34页 |
3.3.2 日常机构的责任约束机制 | 第34-36页 |
第4章 日常机构职能运行的法律建议 | 第36-48页 |
4.1 日常机构信义义务实现的法律保障 | 第36-38页 |
4.1.1 保障日常机构忠实义务实现的法律建议 | 第36-37页 |
4.1.2 保障日常机构注意义务实现的法律建议 | 第37-38页 |
4.2 日常机构监督职权行使的法律建议 | 第38-43页 |
4.2.1 日常机构知情权之法律建议 | 第38-40页 |
4.2.2 日常机构其他权利之法律建议 | 第40-41页 |
4.2.3 日常机构非法定职权应由委托代理合同确定 | 第41-43页 |
4.3 日常机构工作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法律建议 | 第43-48页 |
4.3.1 建立结构性的弹性化报酬激励机制 | 第43-45页 |
4.3.2 建立持基激励机制实现激励相容 | 第45-46页 |
4.3.3 日常机构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