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选题源起 | 第8页 |
(二)相关研究评述 | 第8-11页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1.研究思路 | 第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页 |
3.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一、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形成 | 第13-16页 |
(一)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13页 |
(二)胡锦涛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 第13-15页 |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是胡锦涛民生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第13-14页 |
2.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胡锦涛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 | 第14-15页 |
(三)胡锦涛民生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 第15-16页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情的新变化 | 第15页 |
2.物质条件的进步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 第15-16页 |
3.百姓的利益保障欠佳,幸福指数低 | 第16页 |
二、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 第16-23页 |
(一)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6-20页 |
1.经济层面上,使人民达到富裕 | 第17页 |
2.政治层面上,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 第17-18页 |
3.文化层面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第18-19页 |
4.社会层面上,解决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 第19页 |
5.生态层面上,构建人民美丽家园 | 第19-20页 |
(二)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特征 | 第20-23页 |
1.胡锦涛民生思想具有人民性 | 第20-21页 |
2.胡锦涛民生思想具有深刻性 | 第21页 |
3.胡锦涛民生思想具有创造性 | 第21-22页 |
4.胡锦涛民生思想具有时代性 | 第22-23页 |
三、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实践成效 | 第23-30页 |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 第23-24页 |
(二)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维护 | 第24页 |
(三)文化建设迈向新台阶,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 第24-25页 |
(四)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百姓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 第25-28页 |
(五)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百姓生存环境日益和谐 | 第28-30页 |
四、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第30-33页 |
(一)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30-31页 |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理论 | 第30页 |
2.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 | 第30-31页 |
(二)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31-33页 |
1.有利于贯彻、践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 第31-32页 |
2.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奠定民意基础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