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文

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7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三、研究述评第16-17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相关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一、研究内容第17页
        二、技术路线第17-19页
        三、研究方法第19页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第19-21页
第二章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概述第21-26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2页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页
    第三节 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性理论第22-23页
    第四节 脱钩理论第23-24页
    第五节 低碳经济理论第24-26页
第三章 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现状分析第26-35页
    第一节 山西省能源消费现状分析第26-29页
        一、山西省能源消费的总量分析第26-27页
        二、山西省能源消费的结构分析第27-28页
        三、山西省能源消费强度分析第28-29页
    第二节 山西省碳排放现状分析第29-32页
        一、碳排放估算方法第29-31页
        二、山西省碳排放总体分析第31-32页
    第三节 山西省经济增长现状分析第32-35页
第四章 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第35-58页
    第一节 山西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第35-42页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第35-37页
        二、平稳性检验第37-38页
        三、E-G协整检验第38-39页
        四、误差修正模型第39-40页
        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40-41页
        六、结论第41-42页
    第二节 山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第42-47页
        一、脱钩的提出及定义第42-44页
        二、Tapio脱钩分析第44-47页
    第三节 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第47-58页
        一、单位根检验第48页
        二、Johansen协整检验第48-50页
        三、VAR模型的建立第50-52页
        四、脉冲响应函数第52-54页
        五、方差分解第54-55页
        六、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55页
        七、结论第55-58页
第五章 山西省碳排放因素分解分析第58-69页
    第一节 碳排放因素分解方法第58-59页
    第二节 基于LMDI法的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第59-60页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60-61页
    第四节 实证分析第61-69页
        一、能源结构效应第63-64页
        二、能源强度效应第64-65页
        三、经济发展效应第65-66页
        四、人口规模效应第66-67页
        五、各效应的贡献度分析第67-69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第69-75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69-70页
    第二节 对策建议第70-74页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71页
        二、改进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第71-72页
        三、制定低碳经济法律,倡导节能减排意识第72-73页
        四、建立碳交易相关机制,完善低碳市场经济体系第73-74页
    第三节 研究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0页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CA-GA-BPNN模型对股价预测的研究
下一篇:股票融资对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