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2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对象 | 第10-13页 |
第二节 汽车金融的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第13-14页 |
二、产业价值链理论 | 第14-16页 |
三、消费信用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发展汽车金融的重要性 | 第17-21页 |
一、汽车金融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 第17-19页 |
二、汽车金融对微观经济的作用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中外汽车金融发展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21-37页 |
第一节 国外汽车金融发展体系 | 第21-29页 |
一、国外汽车金融主体 | 第21-24页 |
二、国外汽车金融业务分类 | 第24-26页 |
三、国际汽车金融的制度环境 | 第26-28页 |
四、国外汽车金融发展特点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34页 |
一、国内汽车金融服务主体 | 第29-31页 |
二、我国汽车金融产品分类 | 第31-32页 |
三、国内法律制度与市场环境 | 第32-34页 |
第三节 中外汽车金融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 第34-37页 |
一、汽车金融服务主体 | 第34-35页 |
二、汽车金融产品 | 第35页 |
三、制度环境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我国发展汽车金融的优劣势分析 | 第37-49页 |
第一节 我国发展汽车金融的优势分析 | 第37-41页 |
一、宏观经济稳定发展 | 第37页 |
二、汽车金融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 第37-38页 |
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及消费观念转变 | 第38-40页 |
四、相关汽车金融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 第40-41页 |
第二节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劣势分析 | 第41-49页 |
一、产业制约 | 第41-42页 |
二、市场准入的限制 | 第42-43页 |
三、汽车金融业务的限制 | 第43-44页 |
四、汽车金融机构融资渠道的限制 | 第44-45页 |
五、信用风险管理的限制 | 第45-47页 |
六、车市价格不稳定 | 第47-48页 |
七、二手车市场不发达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推进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建议 | 第49-55页 |
一、多方机构合作 | 第49-50页 |
二、完善信用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 第50-51页 |
三、扩大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 | 第51-53页 |
四、拓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 | 第53-54页 |
五、进行贷款利率的创新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