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

抗氧化蛋白PrxⅡ对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新机制探索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词表第13-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19页
第二章 PrxII通过调控GRK2蛋白表达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第19-51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3页
        2.1.1 实验设备第19-20页
        2.1.2 实验试剂第20-21页
        2.1.3 试剂配制第21-23页
        2.1.4 PCR引物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40页
        2.2.1 小鼠基因组验证第23-25页
        2.2.2 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构建第25-26页
        2.2.3 小动物超声检测心脏功能第26页
        2.2.4 心肌组织相关基因mRNA水平检测第26-29页
        2.2.5 心肌组织蛋白样品的制备第29-31页
        2.2.6 乳鼠心肌细胞的分离、提取与培养第31-32页
        2.2.7 心肌细胞蛋白样品制备第32-33页
        2.2.8 腺病毒制备第33-35页
        2.2.9 腺病毒感染乳鼠心肌细胞第35-36页
        2.2.10 免疫共沉淀实验第36-37页
        2.2.11 蛋白酶体活性检测第37页
        2.2.12 WesternBlot实验第37-39页
        2.2.13 统计学分析第39-40页
    2.3 实验结果第40-49页
        2.3.1 PrxII过表达可明显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的心功能第40-41页
        2.3.2 PrxII过表达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GRK2蛋白水平的升高第41-42页
        2.3.3 PrxII不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RK2mRNA水平的升高第42页
        2.3.4 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模型构建第42-43页
        2.3.5 乳鼠心肌细胞腺病毒感染及PrxII表达量检测第43-44页
        2.3.6 PrxII过表达可明显降低氧化应激所致的细胞死亡率第44-45页
        2.3.7 PrxII过表达可降低氧化应激所引起的GRK2蛋白水平的升高第45页
        2.3.8 PrxII可通过蛋白酶体降解途径促进氧化应激后GRK2蛋白的降解第45-46页
        2.3.9 PrxII过表达可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RK2与泛素分子的结合第46-48页
        2.3.10 PrxII过表达可降低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蛋白酶体活性抑制第48-49页
    2.4 本章讨论第49-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PrxII对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至心衰进程的保护作用研究第51-62页
    3.1 实验材料第51-52页
        3.1.1 实验设备及材料第51页
        3.1.2 实验试剂第51-52页
    3.2 实验方法第52-54页
        3.2.1 基本实验方法第52页
        3.2.2 小鼠心肌肥厚(TAC)模型的构建第52-53页
        3.2.3 小鼠主动脉弓结扎处多普勒血流速度检测第53-54页
        3.2.4 小鼠心功能检测第54页
        3.2.5 小鼠心肌肥厚模型构建10周后心脏重量/胫骨长度比和肺脏重量/胫骨长度测量第54页
        3.2.6 PP1活性检测第54页
        3.2.7 统计学分析第54页
    3.3 实验结果第54-60页
        3.3.1 PrxII过表达可明显改善TAC后小鼠的心功能第54-56页
        3.3.2 PrxII过表达可明显保护TAC手术10周后小鼠的心功能第56-57页
        3.3.3 PrxII过表达可明显改善TAC后期心衰小鼠的肺水肿现象第57-58页
        3.3.4 PrxII过表达可抑制TAC诱导的PP1活性的升高第58页
        3.3.5 PrxII过表达可明显增强TAC后PLN的磷酸化水平第58-60页
    3.4 本章讨论第60-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个人简历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酸伊伐布雷定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下一篇:急性Stanford A/B型主动脉夹层中miRNAs表达的差异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