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载对输电塔线系统及间隔棒的影响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输电塔线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输电塔线系统动力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2 输电塔线系统风振响应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3 间隔棒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风荷载理论及风速时程模拟 | 第16-27页 |
2.1 风的基本特性 | 第16-19页 |
2.1.1 平均风 | 第16-17页 |
2.1.2 脉动风 | 第17-18页 |
2.1.3 脉动风的空间相关性 | 第18-19页 |
2.2 风荷载模拟理论 | 第19-22页 |
2.2.1 线性滤波法 | 第19-21页 |
2.2.2 谐波叠加法 | 第21-22页 |
2.3 输电塔线系统风速时程模拟 | 第22-25页 |
2.4 风荷载的计算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3 输电塔及塔线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和动力特性分析 | 第27-43页 |
3.1 塔线系统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7-33页 |
3.1.1 输电塔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3.1.2 输电导线找形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8-31页 |
3.1.3 间隔棒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1-32页 |
3.1.4 绝缘子串建模和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2-33页 |
3.2 模态分析 | 第33-42页 |
3.2.1 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3.2.2 导线动力特性分析 | 第34-38页 |
3.2.3 输电单塔动力特性分析 | 第38-41页 |
3.2.4 输电塔线系统动力特性分析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输电塔线系统风振响应分析 | 第43-53页 |
4.1 瞬态动力学分析理论 | 第43-44页 |
4.2 阻尼的确定 | 第44-45页 |
4.3 风荷载生成 | 第45-47页 |
4.4 导线动力响应分析 | 第47-49页 |
4.5 塔线系统的风振响应分析 | 第49-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间隔棒风振疲劳分析 | 第53-62页 |
5.1 疲劳分析基本理论 | 第53-56页 |
5.1.1 疲劳破坏的过程 | 第53页 |
5.1.2 疲劳分析方法 | 第53-54页 |
5.1.3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54-56页 |
5.2 S-N曲线的建立 | 第56页 |
5.3 雨流循环计数法 | 第56-59页 |
5.4 间隔棒疲劳寿命计算 | 第59-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